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宋育欣 缪友银 来源:吉网
2017-04-17 08:50:51
分享

  本报记者宋育欣 缪友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过去五年,省委、省政府紧紧用“民生”坐标定位吉林发展,从教育均衡到教育公平,从大病医保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项项教育医疗惠民举措的接连出台,为这五年风雷激荡的改革实践打上了鲜明印记。回首觅足音,我们清晰地感受到2700万吉林人民追求幸福的脚步踏实而有力!

  医疗:释放医改红利着力健康扶贫

  不久前,家住榆树市的高祥晶在吉大一院做了心脏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手术。“3万元的手术费,我个人只花了1000多元,真是没想到!”质朴的高祥晶并不知道她是享受到了重特大疾病医保低自付政策的福利,她更不明白一项项医改中施行的优惠政策的具体内涵,但她却从中真真切切获得了实惠。

  过去五年,我省数以万计的“高祥晶”享受到医改相关政策所释放的“红利”。这份沉甸甸的医改成绩单说明了一切: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据第三方调查显示,县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综合满意度由改革前的91.2%提高到93.79%,医院职工满意度由89.4%提高到97.6%;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序推进,继长春市、延边州之后,通化、松原两市确定为国家第四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启动了以取消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财政补偿、价格调整、医保支付等配套改革同步推进。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组建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疗联合体,建立家庭医生团队并实行签约服务,有效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和工作重心“双下沉”,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43.1%。公立医院综合改革4个试点城市采取“1+1+1”模式与居民开展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和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分别达到45%和23%,均高于国家指标。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保持在75%以上,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省政府出台《吉林省进一步完善全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大病保险倾斜政策覆盖全省70万精准扶贫对象和160万民政救助对象,梅河口市探索建立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被列为典型经验推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医疗卫生领域的“冰点”正逐渐消融、“难点”开始破题、“底线”不断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健康中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迈向全面小康,贫困是绕不过去的障碍,疾病是挡住路程的顽石。

  去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为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将扶贫开发摆上重要战略地位,采取超常规举措,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有了提纲挈领,更需精准施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制定《吉林省脱贫攻坚卫生计生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取得实效。

  根据我省制定的健康扶贫“路线图”,一系列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政策举措次第开展——

  望闻问切,做好“查体”,更能有的放矢。全面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摸底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免费开展健康体检,明确“一人一策”诊疗方案,组织实施分类救治。我省提前完成建档立卡调查工作,并及时上传国家数据库,该项工作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突出贡献奖”;

  医保倾斜,提高报销比例,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出台新农合“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三减免”补偿倾斜政策,全省贫困人口和城乡困难群体全部享有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下调40%、分段支付比例提高5%的保障待遇;

  造血帮扶,对口支援帮扶基层有策略。以省人民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为支援医院,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高层次人才下沉。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扶贫巡回医疗队下乡活动,对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实行“一人一策”签约服务和分类救治;

  筑堤建坝,预防为主,加大健康管理力度,让贫困户“少得病”。加大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强化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调集最优势的医疗卫生行业资源,找准病根,拔掉穷根,斩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链。一项项利民之举,在吉林落地生根,举措的背后浸透着省委、省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更镌刻着我省坚毅有恒的改革足迹。

  教育:从均衡走向公平

  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无法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教育均衡的内涵就是让每个学校、每个学生平等分享教育资源。循着这样的思路,我省几大教育惠民工程陆续展开。

  坚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五年来,我省推进学前教育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01所,推进普惠性幼儿园规范管理,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48所。如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5%,比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重要举措。五年来,我省所有市辖区全部推行大学区管理,共组建各类“大学区”197个,覆盖率达98%。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再生机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2014年以来,全省共交流校长1393人、教师8589人。

  改善物质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五年来,我省改善薄弱校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和“农村初中及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改善工程”,改造校园校舍面积200余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153所农村初中学生宿舍、食堂面积31万平方米。为全省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15524套多媒体电子白板和软件资源,实现了全覆盖目标。2015年、2016年,我省有49个县(市、区)相继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占全省81.7%,位居全国前列。

  为了确保考试招生阳光、公平,五年来,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定公布《吉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文件,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机制建设实现突破。五年中,我省确立平安考试目标,完善考风考纪综合治理体系,在全国率先实行高考“无声入场”,实施“零点录”措施,努力打造公正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良好考试招生环境。五年来,我省有效治理教育“三乱”,印发《全省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实施意见》,研究起草《关于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划定教师从教行为纪律红线。加大教育“三乱”查办力度,2013年以来共查办相关问题440件,涉事的149名校长和372名教师受到了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惠及百姓的民生之举。五年来,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加快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推进中职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职教资源,中职学校由471所调减至260所。加大职教园区建设推进力度,长春、吉林、辽源共投入48亿元建设职教园区,总面积达210万平方米。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贯通的衔接试点,搭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立交桥”,2014年以来共试点招生2.8万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省积极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强化就业指导,积极开拓省外就业市场,落实“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大学生征兵等基层就业项目。我省还开展“双困生”就业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如今已惠及6.6万名大学生。在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2%左右。本科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其中有70%左右毕业生在本省就业。

  五年来,我省积极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我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少数民族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争取中央民族教育补助资金2208万元。加强民族教师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共培训双语教师4900人次。认真做好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培训民族地区教师166名,选派我省70名教师赴民族地区支教,对口招收少数民族学生837人。五年来,我省不断提升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我省陆续开展未入学残疾儿童核查,落实一人一案,保障适龄残儿接受义务教育。此外我省还推动高校增设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增加低视力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开展“医教结合”实验。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五年来,省委、省政府情牵百姓、心系民生,筹谋方略,我省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进一步得到保障改善。下一个五年,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必将描绘出更加波澜壮阔的民生蓝图。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文帆

  教育、医疗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未来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一个地区的教育、医疗改革力度大不大、效果好不好,人民群众感触最深,最有发言权。

  过去五年,吉林省教育、医疗改革可谓大刀阔斧,从大力推行大学区管理、改善薄弱校办学条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大动作,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不仅“含金量”十足,更是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回眸我省教育、医疗五年的改革,我们不难发现,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改革只有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改革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更需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魄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是2700万人民的信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