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吉林,正处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谓恰逢其时。作为传统东北老工业基地,我省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优、体制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依然突出,现阶段又面临经济下行、需求增长乏力、改革任务繁重、民生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而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破解和应对。
2016年2月23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第一次集体(扩大)学习,主题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举行了全省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报告会。
4月12日,省政府印发通知,出台《关于吉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指导意见》及五个实施意见。
5月20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6月8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会上指出,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总的思路,就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落实。他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实干,贵在落实。会议提出,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同年12月25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进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的主线。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我省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最强音。
去产能:瞄准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
所谓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其中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关系调整,知易行难,可以说是一场硬仗,在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摆位突出。
按照国家规定的煤矿关闭退出标准,我省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2016年11月底前全年计划关闭的64处煤矿全部关闭到位,去产能1643万吨,超过与国家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任务433万吨。
2016年我省拆除了一座70吨康斯迪电炉、2座35吨电炉,共压减粗钢产能108万吨,比国家要求时限提前3个月完成了钢铁去产能年度任务目标。2017年压减炼铁产能80万吨,同时开展了坚决遏制钢铁行业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专项行动。
水泥行业,我省计划用2至3年时间,压减熟料产能8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1300万吨左右。
去库存:房地产粮食以及烟草行业
有一种“零库存”管理思想认为,库存就是浪费。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库存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只有减少库存,企业才能轻装上阵。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一些重要行业全行业的高库存常常还会带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从摸底情况看,我省房地产、粮食、烟草三个领域库存较大。按照有关计划,我省力争到2018年年底全省商品住房库存量比2015年年底减少940万平方米。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已批准预售尚未销售的商品房库存面积比2015年底减少794.7万平方米,库存下降14.5%,三年任务可望两年完成。
粮食去库存方面,2016年我省全年累计消化213.2亿斤;烟草行业,2016年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商业库存卷烟8万箱以内”的去库存任务。
去杠杆:政府金融和企业三大主体
去杠杆,要做的就是运用市场化手段,着力解决要素配置的扭曲问题。我省制定的工作目标是:突出搞好政府债务处理,将政府性债务降到合理水平;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合理水平,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6年,全省上下通过调度财政资金偿还、企事业单位利用营业收入等自有资金偿还、政府购买服务、PPP以及核销等方式,全年处置存量政府性债务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300亿元目标任务。
金融去杠杆方面,多措并举充实金融资本,2016年末地方法人金融企业总资产同比激增35.45%,净资本大幅增长27.85%,法人金融企业杠杆倍数较年初降低0.56倍。
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去杠杆,我省还积极鼓励企业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开展结构化融资,以有效解决企业债务利率、期限及负债结构错配的问题。
降成本:“组合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近一年多来,我省深入开展企业降成本专项行动,打出政策“组合拳”,实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财务成本、人工和物流成本、用电用地要素成本、管理成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2016年5月1日起,我省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开。截至当年12月底,与缴纳营业税相比,所有增值税纳税人总体实现净减税66.53亿元。
自2016年6月1日起我省停征4项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零征收”。与此同时,还降低了部分国家设立项目、省制定标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努力就低不就高。
与此同时,省能源局积极推动电力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稳步实施工业用电奖励政策;省国土部门积极出台措施,推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补短板:紧紧围绕着各个薄弱环节
按照管理学中的木桶效应原理,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补短板”,意义也在于此。
一年多来,我省积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基础设施、生态、产业、民生等重要方面,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进一步强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2016年铁路完成投资147亿元,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483公里,民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从2016年年初开始大打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积极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着力放开市场准入,努力解决融资难,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修复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吉林人以改革为动力,在振兴路上奋勇前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