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披荆踏歌行——吉林化纤的改革创新答卷(上)

作者:刘姗姗 来源:吉网
2017-05-15 09:42:30
分享

  5月的松花江畔,立夏虽至,但春意未尽。

  在碳纤维大丝束碳化项目现场,塔吊林立,长臂挥舞,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不远处,一排正在建设中的钢构厂房在绿色的保护网中,拔地而起。

  “一个月前,这里还几乎是一片空地!”同行的记者不禁赞叹,“吉纤速度,名不虚传。”

  3年的时间里,吉林化纤集团已经有17个新项目陆续投产见效,建设时间最长的才300天,最短的仅仅142天。

  在冬季时间长达6个月的东北,这样的建设速度令人瞠目。

  速度惊人,成效喜人。

  2万吨醋酐项目,迈出了企业从纺织版块向化工版块适度转型的第一步;5000吨竹长丝连续纺项目,开创了人造丝连续纺工艺的先河;1万吨人造丝细旦化项目,实现了对传统半连续纺工艺的升级改造;2万吨超柔超亮项目,提高了腈纶纤维的差别化率;200吨碳纤维碳化项目实现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大动作频频,大手笔不断,当下的吉林化纤已然拥有了一系列傲人的标签——

  世界最大的腈纶纤维生产基地、竹纤维生产基地,全球最优质的人造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和国家差别化腈纶研发生产基地……

  “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如是说。

  但鲜为人知的是,如今的中国化纤行业领跑者,吉林化纤在几年前也曾遭遇发展瓶颈,步履维艰。

  三四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令吉林化纤这个老国企在充满荆棘的改革路上成功突围,实现华丽转身,嬗变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回归核心,深精主业

  吉林化纤闯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

  “想好‘怎么干’之前,你先要知道‘干什么’。”宋德武说,“为企业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当前改革大背景下,每个国企必然要面临的选择。”

  作为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吉林化纤的优势在哪?如何定位?

  宋德武与他的吉林化纤领导班子给出的答案是——回归核心,深精主业,发挥老国企的优势,创出一条企业科学发展的道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蕴含着坚实的工业基础,吉林化纤多年来也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淀了很大的优势。”宋德武说,“这棵国企老树要开新花,当然要聚集这些优势要素,充分释放出优势集聚的效应。”

  人造丝、腈纶、竹纤维和碳纤维是吉林化纤四大主要纤维产品。近几年,国内纺织业洗牌加剧,发展环境不理想,特别是人造丝、腈纶等吉林化纤支柱产品的行情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

  面临选择,吉林化纤的产业发展路径清晰、明确——夯实主业、加快升级、适度多元化,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

  知易行难,做好更不易。

  “把传统产品质量做优、规模产品差别化做宽、新产品产业链做长。”宋德武解释说,“制造业的核心就是给客户创造价值,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吉林化纤一直坚持优质化、差别化、一体化的‘三化’战略,在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上下功夫,主导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在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长丝八车间,络筒机轰鸣运转,一个个人造丝丝饼正在盘绕成筒。

  “单个丝饼重量突破900克,这在整个行业处在最领先的地位。”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生产处处长王冬梅经历了丝饼重量不断提升的过程,“重量每提高1克,意味着在原料、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都要进行技术创新。虽然创新的过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带来的效果是巨大的。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我们自身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更满足了下游高端客户自动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需求。。”

  不仅如此,面对腈纶产品同质化竞争,吉林化纤相继开发出阻燃、扁平、醋青、抗起球、超柔超亮、大有光等20余种高性能、功能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实现产品差别化率32.6%,市场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让我们通过最近出炉的一组数字来见证吉林化纤的发展成果——

  今年1至4月,吉林化纤人造丝产量1.55万吨,同比增长52.2%,出口占43.6%,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40%以上;腈纶纤维销量超过10万吨,产销率100%,由于抗起球、扁平等产品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直接出口量增长163%。

  激活机制,激活人心

  吉林化纤创建高效运行新模式

  “目标设好了,怎么干?”宋德武的话朴实而明确,“激活机制,要激活人心。改革落实不到基层,只是空谈。”

  执行效率低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大难。为了提高执行落实工作效率,吉林化纤提出了跟踪督办工作机制。

  经营信息会、经理办公会每周一次,生产调度会每月一次,雷打不动。项目专题会、季度总结会,更是贯穿全年始终。各项生产任务定责任人、定任务目标、定时间、定检查、定奖惩,“五定”原则细化分解至各个层面。

  跟踪督办,要的就是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在吉林化纤有个特殊的云盘,里面储存着企业发展各个时期的任务目标,任务名称、任务内容、完成时间一应俱全。

  “工作提出目标后,就有督办。集团办公室不是服务领导的,而是用来督办工作的。”吉林化纤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成立了五人小组,每次开完会,就要坐下来把会上提出的目标进行整理,传到云盘,并开始督办,保证落实的效率和效果。”

  2016年,通过跟踪督办,吉林化纤实现了用户订单反映时间不超过24小时,流程审批不超过24小时,任务响应不超过24小时,全年共落实督办任务2160项,累计调度上万次。

  长丝八车间的加工络筒工陈雪,每每看到墙上贴的任务表,心里都美滋滋的。“今天看台144锭,完成台产260千克,这个月的工资又能突破5000。”

  陈雪告诉记者,以前络筒岗位是比较辛苦的一线岗位,工作强度大不说工资也不比其他岗位高。这两年企业对薪酬分配机制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上调一线工人岗位工资,让职工的收入与岗位绩效挂钩,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生产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王冬梅对记者说:“近年来,吉林化纤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倍。”

  党群一体,上下同心

  吉林化纤以党建助力护航

  工人在生产,班子成员在一线。没有向心力,何来同心圆!

  “在吉林化纤,项目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吉林化纤集团党委书记刘宏伟对记者说,“多年来,吉林化纤集团党委抓党建、强党建,切实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助力护航。”

  今年3月,北国的冰凌花还没绽放,吉林化纤3万吨高改性纤维项目就已经开工。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项目的土建部分就已经完成了70%以上。

  吉纤速度来自目标明确,来自科学施工,更来自党组织的战斗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党建优势充分体现在推动项目发展上。”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副经理夏郁葱说。

  层层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启动落实“党员建功工程”,组织制订《项目永久追究制》……领导班子成员精准决策,优化设计,降成本,控风险;各级干部现场指挥,党员戴党徽上岗,展作风,做表率。

  正是这种党群上下同心形成的强大合力,令吉林化纤创下了项目建设达产、达效的多项纪录。

  2万吨醋酐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42天;5000吨竹长丝连续纺项目,10个月建成投产;1万吨生物质长丝连续纺项目146天顺利开车;1万吨醋青纤维项目300天实现批量化生产……新项目一次次刷新建设工期最短、达产达效最快、建设成本最低等历史纪录,实现了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个个达效盈利。

  近三年来,吉林化纤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确保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坚持对责任心不强、群众威信较低的干部进行降职、免职和限期改正提高处理。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在吉林化纤创新改革发展的背后,是帆上鼓满的劲风,是人心中迸发的力量,这股力量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