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杼巧织千般锦

作者:刘姗姗 来源:吉网
2017-05-16 13:23:26
分享

  最近这几天,为筹备吉林化纤集团第二届创新大会,吉林化纤党委工作部的同志们加班加点,忙得不可开交。

  “创新课题266项,经4轮评选,目前有118项通过审核进入到终极评比阶段。”创新课题评审小组成员告诉记者,“这些创新课题从基层中来,是广大员工在生产实践中撷取的宝贵财富。”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在吉林化纤,创新就像是企业的血液,贯通企业发展的每一处神经,无处不在。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间,吉林化纤完成创新课题1055项,获省、部级科技创新成果3项,提合理化建议4677条,创效9547万元,通过新项目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效率提高了1.5倍。

  “吉林化纤与日俱增的‘发展能量’正是企业不断创新汇聚的累累硕果。”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说。

  跨越:从突破瓶颈到赶超一流

  在吉林化纤碳谷公司生产现场,装满产品的叉车有序地运转穿梭,一排排碳纤维原丝被运送到成品储区准备外销。

  “自从成功研发了12S碳纤维原丝产品,我们原丝的销量直线上升。”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副经理张海鸥介绍说,“生产大丝束、高产量的碳纤维原丝,我们的生产工艺是世界领先的。12S原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火爆。”

  碳纤维产品应用广泛,但是国产碳纤维原丝无论是在生产成本,还是在产品质量方面,都与国外有着一定差距。多年以来,这也是制约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瓶颈。

  从2013年起,吉林化纤立足发展“低成本、大丝束、工业级”碳纤维产业,不断在原生产线上进行改造升级,原丝质量不断提升,产能近乎翻倍;2016年初建成了200吨碳化实验示范线。这一项目的投产,使吉林化纤拥有了从碳纤维原丝到碳丝的完整产业链生产格局,实现了碳纤维产业链的向下延伸,更重要的是,用技术创新实现了“贵族产品”的“平民化”。

  从T300到T700,吉林化纤“低成本、大丝束、工业级”碳纤维原丝具有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市场份额逐步上升,实现稳定出口。今年1月至4月,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产量2142吨,同比增长了55.1%。

  无独有偶,在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长丝八车间,一个个900克的大丝饼正从生产线走入市场,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2012年以来,吉林化纤利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富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调动研发人员和一线班组人员参与创新研发,围绕人造丝、腈纶纤维、碳纤维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在行业中领跑筑牢根基。

  从1K到12S,从540克到900克,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到赶超国际一流,吉林化纤在一次次的科技创新中实现了飞跃发展。

  创新:工艺与装备比翼齐飞

  领先国际的成熟生产线并未使吉纤人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对生产线进行技改创新,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逐步前行。

  再一次走进吉林化纤集团吉盟公司,映入眼帘的除了整齐、规范的常规纺丝生产线,更引人注意的是一条条井然有序、高自动化运转的毛条生产线。

  “这条高自动化生产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全自动毛条生产线。相比传统毛条生产线,工作效率提高30%。”吉林化纤集团吉盟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孙小君说,“就目前的3万吨生产规模,年可节约人力成本160万元。”

  “每个新项目都不是简单地扩能增量,而是不断地优化工艺路线和设备选型,提高自动化水平,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工,促进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宋德武说。

  提高效率,提升质量。最近,吉林化纤在生产一线以机器代人再次开启了智能制造的创新热潮。

  1万吨人造丝细旦化项目生产现场,出现了一条连接后处理工段装车岗位和包运岗位的自动运丝线。大量人工叉车不见了,一个区的运丝工作现在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以往4个人的工作量。

  在股份公司长丝一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自动化的烘调一体车,他们对记者说,如果在装车和脱水岗位上实现机器代人,以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工作效率将提高3倍,工作强度也会大大下降。

  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1万吨人造丝连续纺项目、奇峰公司醋青纤维项目、吉盟公司3万吨腈纶后加工项目……一系列领先国际的先进生产线不断上马。工人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为操作给产品质量带来的不稳定性降低了,这一切为吉林化纤进一步提升国内外高端市场品牌影响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打造工匠精神

  一个榜样一个标志。吉林化纤把抓创新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

  “通过创新大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技术创新的攻关力量深入到基层,让创新成果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吉林化纤集团党委书记刘宏伟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吉林化纤将创新引领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全面推进“党员创新工程”,并将2017年确定为“全员创新提升年”,通过组织各层面“创新论坛”,倡导全员“工匠精神”,促进创新成果全面开花。

  “天天琢磨,不停完善。”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吉林化纤基层班组文化的精髓。

  刘宏伟说:“我们通过深入开展QC知识培训、班组长经验交流、模范班组基础工作观摩、班组长论坛等活动,把产品质量零缺陷、生产安全零事故、现场管理零死角、成本控制零浪费的意识深入贯彻到每个班组,通过全员合理化建议征集、小发明小创造及操作法展示、QC攻关成果发表使基层员工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展示。”

  目前,吉林化纤有7个班组荣获“郝建秀小组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现如今,吉林化纤创新工作硕果累累,成就斐然——

  人造丝高端市场占有率超过45%;碳纤维原丝国内产能最大,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醋青纤维实现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完美结合,属世界首创;扁平纤维以低于进口产品4000元/吨的价格拿回了10%的市场份额,大有光腈纶的市场占有率已达30%;超柔超亮型腈纶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占据了国内市场四成份额;阻燃纤维成功打入国际市场,附加值得到了充分释放……

  产品开发贡献奖是纺织行业对吉林化纤创新成果的充分肯定。

  面对纷至沓来的发展成果和企业荣誉,吉林化纤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站在新的起点上,吉林化纤一轴新卷正徐徐展开——2017年预计实现产值100亿元,向着世界一流水准的大型化纤企业进军。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