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边昭镇五井子村、腰围子村、铁西村(联建)易地扶贫搬迁新区鸟瞰图
“按照这个速度,年底就能搬进新家,这下日子有盼头了!”边昭镇铁西村贫困户肖大爷激动地说,几十年来,他一直住在土坯房中,做梦也没想到,今年镇里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他家一分不用投入,还得了一笔资金,就圆了安居梦彻底改变了他家的生活。
挪穷窝:科学规划精准搬迁
边昭镇有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104户2009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其中,像肖大爷这样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就有上千人。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村屯,扶贫任务异常艰巨。
“拔穷根”必须先“挪穷窝”。边昭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结合实际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边昭镇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和《边昭镇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工程实施方案》。按照规划,2017年易地搬迁涉及到三个贫困村(五井子村、腰围子村、铁西村),共计20个屯,24个社,幅员总面积10888.2公顷,总人口1512户45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9户919人,占全镇贫人口的45.74%。
对象锁定后,边昭镇紧盯脱贫“靶心”,全力开火。采取“八步工作法”对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确保政策、项目、资金等精准落实到需要搬迁的贫困户。
搬得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
“大到聚居点的选址、户数,小到屋内结构、装修,每个细节都充分考虑,每个环节都让我们参与讨论,集体作出决策。”边昭镇铁西村村民王连和说。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怎么搬,搬到哪,谁说了算?“既要政府主导,也离不开群众的主体作用。”边昭镇始终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申报程序公开的原则,在迁、建、管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在前期工作中,边昭镇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政策宣传,重点就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方式、搬迁对象、补助标准、认定程序、房屋标准、建设方式、配套设施等内容进行宣传,针对群众关心的搬迁后土地、产权等问题进行回应。
在搬迁方案制订上,充分尊重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合理确定安置方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在决定是否搬迁的问题上,不搞大包大揽,不搞行政命令,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由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群众说了算。
能致富:完善配套培育产业
“搬进了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如何让易地扶贫搬迁户致富?边昭镇不仅给老百姓选好聚居位置,还选准产业,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后根据群众意愿,可自主经营土地,也可进行土地流转或以土地入股,由种植能手、农村经济人、致富带头人等牵头,成立家庭农场或种植合作社,集约化经营,年底实现效益分成。引导易地搬迁村做好土地流转,依托知名企业“传承新农人”种植业有限公司,在该镇投资2亿元,重点在易地搬迁村建设300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用工达1200人。同时镇政府与镇区内龙头企业,咱家协鑫集团、益粮机械有限公司、佳佳香牧业有限公司、中升牧业、百胜牧业等公司达成共识,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群众,彻底解决土地流转后,还能就近就地务工,实现“有活干、挣钱多、离家近”的美好愿望。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根本。边昭镇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贫困户为核心,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
通过搬迁让贫困户越过贫困线,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