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五年回顾 西部美景令人醉

来源:吉林日报
2017-06-12 07:40:14
分享

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五年回顾 西部美景令人醉

  盛夏 潘晟昱 摄

仲夏时节,从北部半山区到东部嫩江之畔,从西部沙坨碱地到中部沃野平畴,从鹤乡向海到莫莫格湿地,行走于白城大地,处处绿意渐浓,生机盎然。

近年来,白城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绿色崛起的全局性、战略性的头等大事,紧扣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主题,将生态建设深度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水文明生态示范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名片,正是对白城生态文明建设的褒奖。

滋润瀚海,筑牢西部生态屏障

白城地跨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自上世纪60年代,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重,上世纪8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为7%左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历届各级领导的关注所在。

改善生态,艰苦卓绝但功在当代,利在长远,必须以大魄力、大毅力、大决心去攻坚决胜。白城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立志举全市之力改善生态环境,构筑我省西部生态屏障。

植树造林,瀚海重披绿装。5年来,白城市连续开展“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竞赛活动、“三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活动。几年来,克服了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等一个又一个难题,昔日的荒山秃岭、盐碱荒滩,如今都披上了绿装。5年累计造林205万亩,森林覆被率达12%,提高了2.2个百分点,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09年的1596.4万亩减少到目前的1042万亩,有效地阻止了风沙向我省中东部地区推进,昔日瀚海披上了绿装。

河湖连通,一水激活万水流。白城过境河流多,境内泡塘多,水资源并不缺乏,但由于各水系资源多寡不均且相对隔绝,利用率不高。白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在全省率先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构筑水域网络。累计连通泡塘60个,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地下水位最高时平均上涨1.02米。

引蓄并重,湿地生机再现。拥有向海和莫莫格两大国际重要湿地的白城,境内有湿地70.59万公顷。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在1998年之后的几年,白城进入枯水期,降水量不足,加之过度开垦等原因,向海湿地面积一度由3.6万公顷锐减到3600公顷,减幅达90%,丹顶鹤等珍禽无处繁殖。莫莫格湿地面积也一度缩小了70%,丹顶鹤、白枕鹤、东方白鹳在野外已经没有繁殖记录。为挽救湿地生态环境,白城通过“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河湖连通、应急调水工程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湿地,湿地面积由2012年的669万亩增加到742万亩。2016年,消失了14年的东方白鹳被发现再次飞临向海筑巢。今年4月中旬,世界濒危物种白鹤,在迁徙的过程中又一次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等地停歇,数量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莫莫格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嫩江湾、牛心套保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借水兴农粮满仓”。近年来,依托引嫩入白、大安灌区等重点水利工程,白城市实施了吉林西部土地整理工程。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粮食生产能力跃上百亿斤台阶,畜禽饲养总量实现“四连增”。五个县(市、区)均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持续的生态建设使白城面貌一新,过去白茫茫的盐碱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绿色植被、水面、苇草和成群的牛羊。2013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保持在440毫米以上,远超383.8毫米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城市优良天气指数达335天,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小气候”明显改善。

保护与开发并举,生态经济有作为

以生态促发展,向生态要效益。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白城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注重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出了生态农业、绿色能源产业、绿色旅游观光业等多条绿色生态产业链。

“有机米、健康豆、精品肉、生态鱼”,围绕创建国家级食源性食品安全基地,白城市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截至2016年,“吉塔”辣椒、黑水西瓜、鹦哥绿豆、草原红牛等10多项产品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目前,全市有效使用有机产品证书的产品317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证书的产品33个,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的产品199个,获省级以上著名商标31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9个。

白城所在的西部松嫩平原,是我省三大水稻种植板块之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十分有利于水稻生长,富产优质大米。独特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杂粮杂豆的生长,白城市杂粮杂豆年产量80万吨以上,拥有全国最大杂粮杂豆交易市场,是我国杂粮作物主要出口贸易基地,其中,绿豆贸易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丰富的秸秆资源和广阔的草原、河湖连通工程形成的大面积水域,为白城发展牧业和渔业带来契机。截至2016年年末,全市畜禽总饲养量达5358.25万头(只),同比增长2.33%。其中: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325.56万头、53.07万头、732.9万只、4246.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32%、-3.7%、5.05%、2.33%。年可向社会提供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9.68万吨、14.27万吨、29.6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8%、4.57%、-27.36%。全市畜禽养殖业产值可达135亿元,牧业人均收入可达4100元,同比增长3.85%和2.5%。

过去大风是灾害,而今是财富。2013年,白城成为全国唯一的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2014年被国家批准创建新能源示范市。目前,全市风电装机330.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25.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6万千瓦。华能、大唐、中电投、华电、中广核五大央企参与当地风电建设,高载能产业、清洁能源供暖、电网输送及远端消纳等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发展。

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白城市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项目扶持力度,给予招商引资、市场准入以优惠政策。在旅游营销宣传中,采取会展促销、专题促销、媒体促销、评选促销和节庆促销等多重促销方式,把“湿地风光、鹤乡白城”这张城市名片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先后与周边松原、兴安盟建立了西部旅游联盟,并以湿地生态旅游为龙头,开发区域旅游精品线路13条。经过大力开发和倾心打造,白城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全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236.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86亿元。

破题生态建设,打造生态新白城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白城生态建设迈向了规划引领、系统实施、综合治理、全面保护的新阶段。

2016年,白城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绿色”作为白城发展的底色,全力建设“美丽白城”,将生态建设列为“十三五”规划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了《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草原保护与恢复、湿地保护与恢复、森林生态建设等10项配套子规划。

2017年初,依据《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抓好生态环境、生态扶贫、生态经济、生态城市“四个重点”的发展思路,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花鲜荷青沃野风,西部美景令人醉”。如今,河湖互济、草茂粮丰、水碧天蓝,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新白城初具形态。在这里,生态文明成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