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作者:裴雨虹 来源:吉林日报
2017-06-13 09:58:00
分享

原标题:“非遗”花开香飘吉林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前郭县查干湖冬捕祭湖仪式现场。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201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传承人进行农乐舞表演。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2016年省级非遗项目“董氏草编”进中学现场。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今年我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场城市通化演出现场。(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如果交错的道路是一片土地的平行脉络,连结各地,互通往来;那么来自过往的文化就是纵深入这片土地的根茎,指向历史,寻根溯源。春去冬来,在广袤丰饶的吉林大地上,勤劳勇敢的先民世居于此,随着四季的更替,或逐水而居,或游牧迁徙,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生活的痕迹,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多元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省地处东北亚腹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中华北方各民族在这一区域繁衍生息、农耕牧猎,在不断相互征战、流动的过程中,地方政权交替频繁,及至近现代,这里又是关内流民大迁徙的目的地。地域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吉林鲜明的地域文化,并留存了丰富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腰就挂呗——”“嘿,嘿——嘿——嘿!”在“杠子头”的领唱下,众人齐声和着,茫茫长白山森林中,回荡着森林工人们奋力抬木的劳动之歌。经过一个又一个“杠子头”的不断加工和传唱,“长白山森林号子”成为了森林采伐帮集体使用的行帮文化。这一珍贵的非遗项目记录着东北民族生存的哲理箴言。作为满族文化的发祥地,长白山还遗存了丰富的满族原生态文化,其中记载着该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长白山满族剪纸。这种剪纸艺术风格古朴、不拘一格,并不被材料和工具所局限,随性而起、随心而做,多用来表现满族男女人物、神灵崇拜、生活、生产习俗、婚丧习俗等内容,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

无论是长白山区及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文化,还是中部黑土地农耕文化,或者是图们江、鸭绿江我国境内流域的朝鲜族文化,又或是西部深受草原游牧文化影响的农牧融合文化,以及至今痕迹依旧流传广泛的萨满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涤荡,它们融为一体,汇集成了吉林的代表性文化,铸就了吉林地域文化的个性品格,也推动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充分展示了白山松水传统文化的生动性。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分丰富,类别齐全,集合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戏曲、歌舞、曲艺、美术、体育及传统技艺、传统医药、节庆民俗等10个类别,项目涵盖了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并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截至今年2月,省内已有吉剧、松花砚雕刻、冰雪爬犁制作技艺等3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满族说部、二人转、黄龙戏等4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延边“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和通化“长白山满族剪纸”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达1000余项。

多管齐下的传承保护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源于农牧文明、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冲击,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和空间,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将这些先民智慧的结晶保护、传承于世,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省、市(州)、县(市、区)三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通过项目名录认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和重点保护。在我省4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民族项目、地域特色项目占有绝对比例。其中,延边朝鲜族农乐舞作为我国传统舞蹈类唯一代表性项目,较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通化长白山满族剪纸项目,以其鲜明的长白山地区满族民俗风格和剪法技艺也成功入选该名录,代表了我省非遗保护的最高水准;《满族说部》项目历时十余载,经过艰辛的搜集、整理,分三批出版了54部共计3600余万字的系列丛书,填补了东北史诗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民俗、文学和民族学术价值;东北二人转项目在传统曲目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及活态传承方面,在国内具有公认的示范作用;查干淖尔冬捕习俗项目,神奇壮观,保护传承与生产、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在全国影响广泛。在保护体系建立的同时,我省还通过生产性保护促进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松花砚雕刻、满族剪纸技艺以及人参栽培、加工技艺等一批项目得到生产性保护和传承;民族乐器制作、民族服饰、传统酒类、食品类、医药类等一批市场潜力较好的非遗生产性项目得到良好发展,日益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走进百姓家庭。

按照抢救第一的原则,我省还对一批珍稀濒危非遗项目进行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地方戏种“黄龙戏”“满族新城戏”及曲艺“东北大鼓”、蒙古族“乌里格尔”、朝鲜族“三老人”等民间演唱艺术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传承;满语文教学、满族祭祖习俗、长白山木屋营造技艺等项目后继有人;漫江木屋村被国家评为“美丽乡村”,得到了整体性保护;长白山森林号子以戏曲艺术形式再现舞台;一批濒危项目及传承人技艺通过标准影音数字形式得到了记录和保存。为了使这些濒危项目得到有效的传承,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保护工作制度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响应和认同。目前全省已有236人被认定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富育光、王忠堂等10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实施传承人群培训计划为引领举办的各类型讲座、培训班及研习和自修活动,也使传承人的素质和技艺得到普遍提高。

目前,我省传承展示场所建设也进入了起步发展阶段。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吉林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延边图们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吉林市满族民俗博物馆、伊通满族民俗博物馆等一批非遗、民俗类展馆已经成为了我省传统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社会、企事业共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博物(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非遗保护传承场馆的蓬勃发展局面。在2016年已启动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及传习所建设工作中,首批已公布13个省级传承基地、28个传习所,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全省非遗传承、传习设施体系。

此外,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丰富活跃。“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族特色商品博览会等活动已成为我省影响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和商业庆典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也逐渐增多。在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省内多地开展了相关活动。作为今年遗产日的主场城市,通化市通过广场非遗文艺演出、文物保护实践体验、图片展览、非遗项目展示、非遗系列讲座等10余项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百姓的距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理论研究、丛书编辑等工作上,近年来我省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省非遗保护中心编辑的《非遗保护与研究》已成为国内非遗理论研究探索的重要阵地,影响力不断扩大;省非遗中心与吉林电视台合作策划的非遗电视系列纪录片《薪火相传》已连续播出30余集,展示了我省30余个不同的代表性项目,对传播吉林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非遗保护传承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裴雨虹)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