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裴虹荐
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吉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十几名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很快一个标准的菌袋就制作完成。这些工人大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于景贵就是其中之一。
“妻子患有白血病,孩子在念大学,党和政府给咱的帮助不少,送米送油问寒问暖,村里搞的食用菌项目能让我在这儿打点零工,生活一点点敞亮了。”离家近,又能方便照顾生病的爱人,于景贵觉得日子有奔头了。
位置偏、交通差、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东明村,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班子是干着急没办法,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压得村民们都有点抬不起头。
在通化市新一轮脱贫攻坚中,东明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有了扶贫资金和致富项目,怎样做好脱贫攻坚“这锅饭”,成为摆在村书记于锡军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前农民都是出去买菌,利润都让人挣去了,现在我们自己制菌,这样每棒菌的成本可降低七八毛钱,利润空间就来了。”于锡军说,去年,在通化吉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发展了木耳15亩,制菌种30万棒,第一次尝试就获利8万元。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万元,比2015年增加近一倍。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元。
“通过建立菌厂,让贫困户有活干,加上集体收入30%的分红,全村收入已经达到国家最低标准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终于摘掉了。”于锡军脸上挂着笑容,心中却明晓“摘帽”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致富才是大伙最终的期盼。
在脱贫攻坚开展过程中,东明村继续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经济作为村集体增收的主要渠道,根据有发展意愿的农户需要,出菌种、出人员、出技术,收获后由公司帮助销售,构建以村集体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以农户家庭生产为有机组成,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融入果松镇“一村一品”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今年,该村计划种植春耳30万棒、秋耳10万棒,扩建厂房1200平方米,建设灵芝大棚3个、吊袋木耳大棚10个,制木耳菌70万棒、灵芝菌3.6万棒,带动46户、114人发展木耳产业,力争达到贫困户分红比2016年再翻一番。
贫困的帽子摘掉了,村民的腰板直了,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