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边疆

作者:张琰 来源:吉网
2017-07-13 14:20:00
分享

吉林省最东端的边境城市——珲春市坐落在中俄朝三国交界、图们江下游,是中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一带一路”的新起点。在这里,吉林珲春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当地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立足边疆,根植本土,瞄准脱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统筹,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在珲春金融扶贫沃土上结出了累累硕果。截至6月份,个人涉农贷款余额达到84753万元,涉农贷款累放197962万元,同比增长8490万元,占贷款累放的3.63%。

金融“活水”润边疆

一、普及金融知识,从理念上扶贫

拔穷根,就是让理念的“死水”变“活水”。为此,该行高度重视金融知识普及,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下乡进区为广大群众普及金融知识,优化贫困乡村的金融市场环境,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强化贫困乡村金融消费者理念转变,让贫困群体享受到金融扶贫的红利。该行采取座谈会、发放传单、海报、媒介宣传、调查问卷以及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从贷款资金的申请运用、金融服务的需求、假币的识别、防范非法集资、防范诈骗到珍爱信用记录等全方位、多维度宣传,对群众存在的疑问耐心讲解、实例分析,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接受采纳、布置落实,为群众面对的困境出谋划策、协调沟通。在各基层营业网点设立小额贷款业务咨询台、服务窗口、服务热线、意见箱等,并充分发挥各基层网点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和基层信贷员网络及微信群作用,及时为农村贫困群体释疑解惑,帮助解决资金短缺难题。积极改变贫困群体现有的落后思想,从理念上脱贫。

金融“活水”润边疆

二、创新服务方式,从产品上扶贫

珲春农商银行不忘初心,根植本土,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量体裁衣,合理打造不同的贷款产品,满足农村地区及贫困群体的融资需求,并在利率上给予大幅优惠,同时,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对贫困地区上报的各类贷款实行优先审批,针对贫困人群生产生活的贷款实行优先发放,在扶贫惠农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为了帮助农民致富,该行积极承担珲春市10个乡镇121个行政村“直补保”贷款发放工作,解决小规模农业生产户贷款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地方政府和农民分忧解难。2015年,珲春市英安镇富新村村民汤建全是该村有名的种粮大户,每年种地达30公顷。可汤建全由于种地多资金需求大,贷款没有抵押物,除了在农商行有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外,任何银行不给予他资金支持。面对种地还需要投入10万元,这一下可愁坏了他。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英安支行信贷员在该村宣传直补保贷款时,汤建全拿出了家里的直补存折。信贷员一看直补存折上每年直补资金高达17000元时,当时就告诉他,现在直补资金可以用来质押贷款了。第二天,汤建全便携带着直补存折和贷款要件来到了英安支行,仅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为汤建全发放了一年期的10万元的直补保贷款,解决了种地资金不足的难题。在直补保贷款的帮助下,汤建全当年顺顺利利的将30公顷地全部种上,而且粮食喜获丰收,当年就盈利了20万元。每次卖完粮后,老汤都是第一时间将粮款存到英安支行,他总是高兴的说“我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而且日子过的也越来越富裕,真正走向了致富之路,这都多亏了咱们农商行的直补保贷款的帮忙。”

为了支持“双创”,该行量身定制贷款品种,开办了“农林保”贷款,积极推进专业农场贷款,解决大型专业农场及大规模种养殖大户的资金需求。通过财政贴息的形式,发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养老保险贴息贷款”,支持农村贫困妇女、困难职工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实现增收致富。通过市林业局担保的形式,发放“林业职工创业联保贷款”,解决了林业职工创业难的问题。与市劳动局合作,开展了针对下岗失业工人群体的创业贷款,推出了以其他事业单位提供担保的形式,向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工人发放小额无息担保贷款。另外还巧抓机遇,力推出租车经营权质押贷款,到2017年6月末共发放出租车经营权贷款90笔,金额652.3万元,成功为换车业主破解决融资难题。客户张女士为单亲母亲,于2006年下岗待业,勤劳朴实的她承包经营了一辆出租车。珲春市于2014年八月份开始全面更换出租车,出租车经营业主都为筹措高昂的更换费用而眉头紧锁,对于这个单亲母亲无异于雪上加霜。客户经理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她的实际困难,利用午休、下班时间为其办理贷款,成功帮助这位单亲母亲度过了融资难关。今年上半年,与珲春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展的“创业带富”帮扶资金贷款发放9笔,金额70万元。一季度,与珲春市扶贫办合作,为密江乡两户贫困村民成功发放两笔“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8万元。

截至6月末,该行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159笔,金额736万元;累放“下岗再就业贷款”2.09亿元、“农村青年创业贷款”1.07亿元、“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2092万元。自2015年以来,该行累计获得人民银行给予的再贷款支持10.5亿元,全部投向“三农”领域用于农户生产经营及涉农企业扩大生产,通过优惠利率为农民及涉农企业节省利息支出约4000余万元。

金融“活水”润边疆

三、攻坚贫困村,在包保上扶贫

珲春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帮扶工作,对珲春市三家子乡沙坨子村进行了包保扶贫。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3人,已通过帮扶脱贫的贫困户15户44人,脱贫户数及人数比例分别为60%和70%。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贫攻坚行动。在接到帮扶任务的第一时间,该行组织全体高管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了“包保扶贫工作部署会议”,成立了包保扶贫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内容,制定了工作落实计划。由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方案实施以及外部机构协调沟通工作,确保扶贫工作有领导作为帮扶督办人,由英安支行成立扶贫工作小组,支行长作为当地“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并任支部第一书记,负责具体的金融政策执行,实行定点联系帮扶。

二是发挥信贷杠杆作用,解决“能经营、缺资金”贫困户的困境。近三年,该行为沙坨子村民年均发放各类扶持贷款310万元,支持农户75户;为两户种粮大户协调组建专业农场,并给予信贷资金35万元的支持;向贫困户中具备劳动能力的8户贫困户发放了20余万元帮扶贷款,信贷资金的注入及时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村民融资的难题,同时也推进了贫困村民劳动致富的步伐,切实为扶贫工作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是多方面、多形式全面开展帮扶工作。自2012年以来,该行连续4年向沙坨子村派驻第一书记协助村内各项工作开展,协调帮扶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帮扶工作。帮扶工作开展期间,该行通过给村内党员讲党课,宣传了国家各种惠农政策,并赞助党费;通过组建“三大工程”小队为村民普及各类金融知识,提升村民经济意识;组建自愿者团队多次为村内打扫卫生,改善村内环境;每年的重要节日为贫困村民、党员发放慰问金及粮米豆油,询问贫困户存在的困难并积极为其解决;积极为村集体活动出资赞助,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多次参与协助村里抵抗自然灾害,并及时为受灾村民送去慰问品及慰问金;2013年该行出资8万元为沙坨子村修建了两千余米的栅栏,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美化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而且帮扶三家子乡残困村民闫丽梅家养猪致富等。

金融“活水”润边疆

  四、拓展服务平台,在“渠道”上扶贫

为了支持“三农”、扶持“小微”,实现扶贫工作信贷额度规模化、扶贫对象最大化,该行先后搭建了“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产融结合”等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与市农业局、市扶贫办、市劳动局、市委组织部等部门陆续签订合作协议,从贫困群体的融资模式、产销渠道进行帮扶,利用“产融结合”平台的信息优势,为农村贫困种养殖户搭建了生产资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的渠道。该行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的深入合作,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社及种养大户+农户”的信贷模式,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基础,通过批量引入、简化授信等方式优化贷款流程,为贫困地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信贷资金支持。截至6月末,已发放人参特产种植贷款余额为5756万元,养牛类贷款余额为754万元、养猪类贷款余额为245万元、木耳种植贷款余额为789万元、富硒苹果种植贷款余额为276万元。

为有效解决农民及贫困群体缺少担保的问题,创新推出贷款产品,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将林权、土地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等产权逐步纳入抵押范围;同时,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集体建设用地、水域滩涂使用权等创新担保模式,切实解决贫困居民融资难问题。截至6月末,该行累放“林权抵押贷款”1.82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3.34亿元、“家庭农场贷款”0.5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37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530万元、“农村住房抵押贷款”315万元。

为了帮助贫困户子女就业,该行李鹰董事长带头帮扶3名贫困大学生读完大学学业,并为他们解决就业出路。还为3名未考上大学的贫困农民子女安排就业,行班子成员解囊相助6名大学生圆大学梦,去年,该行还为“狮子山”受灾群众捐款120万元,解决其燃眉之急。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