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当前勇者先,机遇面前智者胜。
就在几年前,这里23栋标准化厂房仅有四五家企业,20多万平方米的车间几近荒废。
二次创业以来,引进20多家高精尖企业,总投资突破100亿元,闲置多时的厂房全部盘活,堪称落实省市项目“三早”行动的样本。
短短几年前后对比,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面对老工业基地振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之困,一个仅有26.9平方公里的市级开发区,何以从项目荒地走向产业高地?
一周两次踏访,我们找到这样的答案:急、快、精、暖。
“急”字当头,科学谋划有高度
时光回朔。2012年,作为长春市和宽城区重点打造的转型重地,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刚刚成立便遇“新常态”。放眼全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增长乏力,招商成了最大难题。
三年一晃而过,尽管开发区变着法子调结构、谋项目、促转型,但收效并不明显。而此时,国家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吉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长春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催征鼓点一波急过一波。怎么办?临危受命的管委会主任韩明仁刚上一任便急得坐不住。军人出身的他始终有着不服输的劲:“坐拥国家、省、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春加快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三级政策,背靠一汽、中车长客两大整车制造强企,这样的机遇、这样的优势,没有理由不发展。破解转型之困,当务之急就是快上项目。”
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的新转机来自密集学习考察、调研论证后的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室里,视频播放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画面,铿锵的声音反复敲打着每个人的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短片过后,讨论直奔主题:“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立足吉林看长春、面向全国看长春、走向世界看长春’,区委、区政府提出把开发区打造成以动车检修及零部件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我们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
……
研判形势,研究政策,一次次思想碰撞升腾出转型升级新方向、新定位: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联动新城区。
依托两区定位,以先进制造功能区、生态居住功能区、现代农业功能区为主体框架的“两带三区”空间布局随之敲定,“1+4+3”的产业体系同步明晰。突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这一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医药食品加工、机械加工、房地产四大产业,加快发展能源环保、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三个新兴产业。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长装”吹响“二次创业”冲锋号。
“快”字争先,招商引资有速度
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
手握新蓝图,火速上项目,开发区随即展开招商速度战。目的只有一个:让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7天拿到执照。”谈起项目之“快”,威奥长春公司总经理陈春阳用两个“1个月”来描述。“当时两家领导谈完也就一个月,我们董事长就带董事会4位核心人员来到开发区考察,之后一个月,项目落位、厂房启动装修。在公司这么多年,我没见过这么快的合作。目前,一期轨道客车检修项目,去年底投产,预计今年产值1.5个亿。二期内饰件项目今年10月中下旬试生产,投产后每个月产值能达500万到600万元。”
威奥项目只是一个缩影,同样快速的还有深圳万润光电LED照明项目。2015年9月签约,10月拿到执照,2016年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已投产。
打好五张牌,不愁商不来。令人称奇的速度正是来自开发区精心策划的五手招商牌。
——依托龙头企业借力招商。围绕长客股份动车组检修基地,延伸产业链条,除威奥和万润外,还成功引入了今创集团、天瑞机械等一批为长客配套企业。
——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紧盯装备制造产业,引进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和相关制造企业,与中铁建签署盾构机项目框架合作协议,吸引了闻博汽车零配件、长春豪瑀智能制造等项目落位。
——借助社会力量委托招商。积极接洽全球吉商联合会、遍布全国的吉林商会,深度参与东北亚博览会、夏博会及省市、行业协会组织的经贸招商活动,今年上半年,开发区迎来了500余人次的投资考察团,对接了装配式住宅、医药物流园等一批项目。
——面向重点区域定向招商。紧盯珠三角、长三角、环勃海,重点跟踪大族激光、比亚迪、南京康尼、无锡金鑫空调等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的同时,开辟北京、天津等地,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利用政策资源优化招商。用好孵化基地政策吸引入驻企业租、买或订制厂房,对极优质项目提供厂房三年免费。同时,提供代办项目建设手续“一条龙”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促产业聚群发展。
“精”字为要,项目选择有态度
“急归急,但不能乱,更不能饥不择食,只求速度不求品质。”追求速度的同时,开发区更看重的是质量和可持续性,把眼光盯在高精尖企业上,精挑细选上项目。
开发区不借代价引进青岛威奥,正是看中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威奥是中铁总公司、中国中车、阿尔斯通等国内外知名高速列车制造商的供应商,还是西门子、庞巴迪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能引来这样的企业,付出多少都值。”
“引进深圳万润,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回想当初的谈判,一直跟踪服务的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房德告诉记者,为了引进这个LED灯制造领域的“大哥大”,韩明仁带招商团队5个月8次南下深圳,十几次艰苦谈判,给企业当‘服务员’,主动帮企业与长客对接并成功试装试验,万润由此进入长客供应商名录。如今,长春万润一期已投产,年底可实现产值2亿元。二期将于2018年底建完,整体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5亿元。
走进高速动车组检修基地三级检修车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列列动车正在“体检”。“2年120万公里,动车组就要进行一次检修。”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动车检修可是高收益,三级检修5月投产,四级检修也已试生产,明年产值将突破100亿。”
感叹高铁检修“真赚钱”的同时,豪瑀科技公司生产的坦克模型更是让人惊奇。“这个模型是FD17,现代坦克结构的鼻祖,全车7000多个零件,仅上面的这个小装饰牌都得雕好几个小时。”豪瑀科技负责人冀昆飞告诉记者:“我们是今年入驻的,主要做坦克模型,产品主要出口外国俱乐部和影视拍摄公司。
作为全球第二家获得国际托盘认证的企业,长春一汽天奇泽众汽车装备工程公司专门为一汽配套,产品直供一汽本部两个工厂、成都三厂、佛山四厂、青岛五厂、天津六厂。
高精尖项目不仅这些,随着新建、在建80余万平方米厂房的建设,更多好项目的入驻,开发区离2020年GDP100亿元、税收10亿元的梦想已越来越近。
“暖”字贴心,倾情服务有温度
项目好、落地快,服务是关键。
“帮企业就是帮自己。”从领导到干部,开发区始终以服务企业为己任,把服务摆上位、做到位,“不当甩手掌柜、不搞宏观指导”。
与几家项目企业负责人交流,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感人故事。
“用我们董事长的话说,东北的领导是实在人,说的是实在话,做的是实在事。”长春威奥公司总经理陈春阳告诉记者:“我们是中瑞合资公司,执照办理很麻烦,开发区领导就亲自陪我们跑税务、跑工商、跑发改,全程服务,直到现在还常来问有什么需要。”
“从2015年9月签约,10月拿到执照,直到开工建设,手续都是管委会帮着办的,这期间我们一个人都没来。”万润光电人力资源部经理邵紫琦的话令人颇为吃惊。
豪瑀科技是自己找上门的企业。负责人冀昆飞告诉记者:“来这之前,我几乎把全市开发区跑了个遍,最终选在这里,就是图省心。”
谈起开发区的服务,一汽天奇公司综合部董世俊有着同样感触。“所有手续都是开发区帮我们跑的,省了很多麻烦。为了企业环保达标,开发区投资40多万建了污水处理站,我们一分钱没花。”
勇者不惧挑战,智者善抓机遇。争分夺秒抓“三早”,开发区人和自己较劲,与时间赛跑。
午后的开发区内,生产车间、项目工地一派繁忙,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的校园里传来朗朗书声,蓝溪社区的居民活动室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打赢二次创业翻身仗,伴着长春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嘹亮号角,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一个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高铁新区正拔地而起。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