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幸福里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营+联营方式,带动老年人互助、创业,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并为其他企业提供平台、提供数据接口,带动养老产业发展。本报记者钱文波摄
本报记者 王旭
近年来,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摆渡创新工场双创平台、长春市“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等各种类型、各种形式富有代表性的我省现代服务业新平台、新载体,开始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搭平台、建载体、唱大戏,平台载体建设不仅是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构成了全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形成规模优势 实现集聚发展
当年,“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09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时候,人们对此还普遍感觉比较陌生。斗转星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空间布局和组织发展上的一种新形态,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近年来已经在我省成功实践,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规模具有优势,集聚产生力量。集聚式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能级、增强辐射功能,更能较好地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节约用地及降低交易成本。
在长春高新区南区飞跃路边,“中国·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园区成立于2010年,在政策的支持下由民营资本全资打造,7年来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模式,是2013年我省首批1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
园区副主任王赫告诉记者,园区拥有“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软件及服务外包、数字新媒体、金融投资、教育培训”六大产业中心,累计集聚文化、科技类企业近500家。其中已孵化上市的企业3家,行业龙头企业2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人次。同时,园区不断创新服务体系,搭建了十大服务平台,为驻园企业的创立、孵化、成长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生产、生活性服务。
最让入驻企业自豪的是,这里曾先后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园区”“中国最受关注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一大批文化产业精英企业在这里脱颖而出。
领域创意产业集团五年前整合了原有10家子公司的创意产业链资源,并与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建立战略联盟,率先在行业内构建了一个泛美学、跨区域、全价值链的文化创意生态系统平台,目前已完成新三板挂牌。
我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现代物流集聚区、软件与服务外包园区、总部基地、文化创意集聚区、旅游休闲度假区、现代商贸集聚区、新型批发市场等不同类型,比较著名的还有启明软件园、长春北湖科技园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4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累计入驻企业4740户,吸纳就业10.4万人。
发挥孵化作用 服务创新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服务业“双创”平台,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位于长春高新区修正路的摆渡创新工场,是我省第一家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同时也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立两年多来,在媒体上有着较高的曝光率。这里,室内装潢和空间布置别具一格、充满现代气息,创投咖啡厅、创客空间工作室,一切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位于418室的孵化企业“旭海科技”,是我省首家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互联网+”企业,长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全方位技术研发及营销解决方案。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洋说,入驻以来,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各种方便条件,企业获得了长足快速发展。
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摆渡”的成长,见证了我省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双创”发展的历程。在二楼创投咖啡厅吧台前,记者见到了董事长刘春生。他告诉记者,“工场”现有智能科技、光学、大数据、中草药研发、文创等注册企业80余家,其中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正在辅导上市的企业2家。依托自有资金,与省内外数十家投资机构合作,累计向孵化企业投入天使投资基金1亿多元。运营以来,共举办项目路演近百场,680个项目参加;主投项目25个,投资额1.2亿元。创业孵化平台从创业想法落地、投融资、培训辅导、提供各种服务资源,到融资发展直至上市,实行全过程、链条式孵化。为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他们还收储了专利、技术项目1300余项。
“双创”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积极对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各界建设的创新创业平台予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截至2016年底,省级以上各类“双创”平台已有1309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达到187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62家,大学生创业园达到107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众多成功的服务业“双创”平台,同时也成为了著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成功实现了入驻企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改革 打造开放平台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国际国内大市场日益紧密的联系,决定了我省的服务业必须在开放中发展,积极打造开放平台,是题中应有之义。
以改革促发展。2016年底,长春市成功申报和获批我省唯一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在特色载体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了先行先试。全市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努力率先建成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沿着长春市人民大街一路南行,过了谊民路就是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除已经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外,附近的二期工程也已基本完工。中心是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打造的国企背景区域性金融中心,立足吉林、面向东北、辐射东北亚。
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副总裁李玉红拿出了一份统计资料,中心运营近两年来,已有82家金融、类金融机构入驻,累计注册资本已达到325.11亿元。知名企业有亿联银行、申万宏源证券、韩亚银行等,业态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小贷、担保、基金等类别。据不完全统计,中心2017年计划投资10.1亿元,融资需求额为16.95亿,可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共计约12.2亿元。
中国(长春)投资人中心执行董事葛青春感慨地告诉记者,入驻中心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联合体或产业生态系统,关联度高,互动性强。他们虽然入驻才一个多月,就已经跟中心内的三家企业达成了不同形式的合作。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型业态。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新增1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长春市成功跻身其中,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全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吉林、延边等地的服务贸易园区也在加紧建设,2016年全省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实现8821.99万美元,增长12.5%。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内东北亚电子贸易平台、国际货运枢纽站等物流项目加紧建设;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建设有序展开,公路物流港等15个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步伐,我省服务业开放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我省服务业平台载体建设未有竟时,我省服务业发展征程同样未有穷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