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特点

来源:吉林日报
2017-11-02 13:18:35
分享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刻揭示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这一重大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标定了社会发展所处的时代坐标,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源于“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源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源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源于“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是对5年来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是对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准确把握全局,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事关全局的突出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从社会需求方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升、生活不断改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再用“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正反映实际情况,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是对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从社会生产力方面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正向制造强国迈进。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社会生产水平即将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显,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因此,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这样的表述已不合适,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延展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涵盖了生产力层面的东西,又涵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容,更是顺理成章的表达。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两个“必须认识到”阐释新时代的“变与不变”。“变”体现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均衡高效发展。“不变”体现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新矛盾提出新任务。社会主要矛盾变了,工作任务必然跟着变。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因此,“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面对总任务、面对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等新任务。

新任务决定新举措。有什么样的任务,就需要根据新任务制定新举措,以保证新任务的完成。我们党在每个发展阶段重大战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都同当时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紧密相关。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平衡更充分地发展,党的十九大在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提出许多新举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我们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实上下功夫,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强化担当意识,勇于抓改革、善于抓改革,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和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确保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顺利实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