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力”正加力

作者:张妍 来源:吉林日报
2017-12-12 09:39:56
分享

本报记者 张妍

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创新的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17年,我省创新成果丰硕,形成了跟跑、齐跑、领跑的新格局;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我省倾力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创新“独唱”变“合唱”……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吉林在创新发展之路上不断加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1月21日12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个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此次发射的卫星性能指标再创新高,幅宽从原有的11公里提高到20公里。由原来的3天回访一次缩短到1天回访一次,时间分辨率实现了新突破,极大地提高了卫星的服务能力。

距离发射成功仅9个小时后,首幅影像就已回传。与两年多前发射的吉林一号视频01、02星相比,这3颗新视频卫星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2015年卫星发射成功至回传首幅影像用了约20多个小时,而今年只用9个小时。视频卫星的处理能力已由过去的4个小时提升到现在的15分钟,卫星的功能也由视频单模式新增至视频+图像双模式。”

扎根我省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吉林,有底气。

6月26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G123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满载着576名乘客开往了上海虹桥站。

“复兴号”来了,中国改写世界速度。而这里,凝结了长客人的创新智慧,缔造着“中国制造”的不朽传奇。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铁技术专家邓海告诉记者:“列车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

我省站在新一轮科技创新的风口上,“创新链”正在形成。

打造“中国碳谷”,成为碳纤维项目的“洼地”。

吉林化纤12万吨高改性复合强韧丝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项目能够形成从原料竹浆粕到竹纤维、竹纱线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竹产业纺织原料生产基地。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宋德武说:“我们掌握了项目的核心技术,是我们的专利产品,在产品定位、技术装备、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各类企业要把创新牢牢抓住。”

创新驱动,企业先行。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设立的高科技企业。企业年生产激光器3万台,销售到120多个国家,生产的红、绿、蓝、黄、紫外激光器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们每年都要有几项新技术研发成功,要保证在同行业内创新的领先地位。”公司副董事长王虎冰坚定地说。

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能变成朝阳产业。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德国和日本的高端生产线。”在吉林省金沙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董事长菅齐自豪地对记者说。

2009年,菅齐成立了金沙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研发汽车刹车盘生产线,这在中国当时尚属空白。2012年公司研发出首条生产线。2013年初,山东隆基公司一次性订购60条生产线,订单过亿元。

目前,金沙数控公司主要产品——全自动刹车盘生产线,占8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外订单数不胜数。

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机械手有节奏地举起油桶,精准拧开油桶盖子,操作过程平稳有序……这宛若科幻电影里的镜头,出自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负责人勾阳说:“作为从事专业细分领域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小企业,公司一直专注于专业领域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20年来,他们在危化品灌装领域只研究一件事情:以机器人取代人。今年企业初步实现了这一目标:公司生产的灌装机器人生产线已经有效实现了在危化行业灌装领域机器换人的生产工艺目标。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创新驱动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李凯军,一汽铸造模具设备厂钳工班班长,被誉为在金属上雕刻的“大国工匠”。“会技术只是底线,能创新才是王者,作为一名好工人,就要件件出精品。”一句话,诠释了李凯军坚守五尺钳台近30载,用精湛技艺为企业创造品牌、赢得声誉、创造价值的精彩人生。

目前,经李凯军完成的国内外各种复杂模具已有200余套,总产值8000多万元。其中改进创新百余项,基本上做到了件件产品有改进、套套模具有创新,添补了多项国内制造技术的空白,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约经济价值达600多万元。他独创的一套手工工具及操作技巧为企业开辟了发泡模具的新市场,仅此一项就创经济价值242万元;由他独创的“大型模具装配法”“复杂水路加工法”成功地解决了制约民族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的瓶颈问题。

李万君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一名普通焊工,30年前,他从水箱工段干起,时至今日仍手持焊枪,奋战在焊接一线,他为中国轨道客车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城轨车、地铁车、高速动车组成功制造的功勋簿上,都有他的名字。

在焊接作业上,李万君严格控制每一道焊缝的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努力做到完美。就这样,李万君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参与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以及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巴西、泰国、沙特、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列车转向架项目,总结并制定了2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00多项,其中21项获得国家专利,代表了中国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

创新,让我省勇立发展潮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深入开展“两所五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加速推进首创科技成果在省内就地转化,已有10个基金项目实现批量生产;加快推进集成创新综合体建设,目前已有北湖科技园、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等308家企业及创新平台进驻;稳步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建设,初步形成跨机构、跨行业、跨国家的综合性、复合性技术转移格局;持续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建设省级科技金融示范基地2个;实施百户科技型创新企业培育工程,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入规升级专项行动,认定第一批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49户;积极创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我省长春新区、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长春国信现代农业公司4家获批……

创新发展之路,吉林步履铿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