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等靠要” 提升“精气神”

作者:毕玮琳 戈驰川 于凝 来源:吉林日报
2017-12-22 10:20:55
分享

本报记者 毕玮琳 戈驰川 于凝 通讯员 于思萌

隆冬鹤乡,冰封雪飘,然而一股股热流却在通榆大地上涌动奔腾。“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治穷先治愚,激活造血功能。”通榆县在产业扶贫促增收的同时,聚焦精神扶贫,全方位推进,创造性开展“志智双扶”,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精神贫困,帮助群众坚定脱贫信心,提升脱贫能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展“四道”建设引领文明新风

双岗镇长青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之一,土地贫瘠,产业结构单一,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强。长青村在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坚持“扶贫先扶智,扶智更扶志”的策略,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重点开展“善道、孝道、富道、美道‘四道’”模范家庭评比表彰活动。首先在原有村民规范基础上,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孝道、富道、善道、美道、诚信等方面内容全部写进村规民约之中,将村规民约改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新民谣在文化广场宣传栏、文化大院墙体上张贴,并以书法的形式书写在村民集中路段的墙面上,村民从此路过都会忍不住驻足念上几句,还印发了村规民约宣传折页并将村规民约新民谣制成精美挂图推进学校、课堂,发放到村民每家每户,将新民谣用快板的形式录制成光碟,在各社大喇叭中经常播放,使老幼皆知、家喻户晓,深受村民欢迎。

在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的同时,开展了“四道”模范家庭评比表彰活动,第一书记房思远告诉记者,在“四道”模范家庭评选过程中,逐个屯社走访,组织社长召集村民代表、老干部、老党员进行选前酝酿,确定拟推选表彰名单,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确定拟表彰名单,经过公示后,对孔凡龙等20个模范家庭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奖励,颁发了奖牌、奖品,还为每户模范家庭的院门上悬挂奖牌,邀请县内书法家为他们撰写了家风家训书法卷轴,悬挂在家中显著位置。

“四道”模范家庭评选活动的开展,使得长青村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家庭和睦了、人更勤劳了、儿女更孝顺了,赌博、酗酒、邻里矛盾减少了,庭院干净了、卫生变好了、言谈举止礼貌了,整个村风面貌焕然一新。新村规民约以及“四道”模范家庭评选活动,也使得村民们更坚定了脱贫致富志向,2017年,长青村整村推进庭院经济,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了辣椒等经济作物,贫困户叠加了大鹅养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增收1000余元。

立村约 弘民风 铸村魂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乌兰花镇乌兰花村谋划实施了民风打造系统工程,打出了“立村约、讲操守,比学评、见行动,弘民风、铸村魂”系列组合拳。2016年7月,推出了具有历史脉韵和时代特征的《村俗民约》,作为村民的操守准则,被老百姓称之为传家宝和座右铭。为保证《村俗民约》深入人心,利用农闲时间以屯社为单位,全村组织了20余次集中宣讲,听讲群众达2200余人次,同时将《村俗民约》制成精美座牌和漫画版式的《<村俗民约>释义》挂图发放到每家每户,将《村俗民约》录制成童谣,用大喇叭经常播放。

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乌兰花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厚养薄葬,通过对红白喜事操办作出“硬性规定”,打破了千百年来形成的陈规陋习。2016年12月10日,乌兰花村71岁的郭凤珍因突发脑溢血病故,第一书记王学范得知后,第一时间前往慰问,经与其家属沟通,在出殡前组织村干部、党员集体前往进行追思悼念,通过生平讲评、集体默哀、鞠躬告别等形式进行哀思寄托。

乌兰花村还编制了《乌兰花村“四道”模范家庭事迹集锦》,并将“‘四道’模范家庭”的生产、生活照片放置在村部的文化宣传廊的光荣榜上。乌兰花村永安屯57岁的村民周全,过去是全村、全镇乃至县里有名的上访户,近几年夫妻依靠勤劳和科技实施庭院香瓜、白菜两茬种植,取得了可观效益,但由于担心种植户增多互相争市场,始终不将种植技术向他人传播,自被评为“富道模范家庭”受到表彰奖励后,主动牵头成立了由14户村民组成的香瓜种植合作社,由过去的上访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

激励脱贫致富信念 农民诗人领风骚

“鹤乡大地第一村,日新月异处处新,党的政策来指引,易地拆迁喜脱贫。新人新事新思想,村民共享颂党恩。土地流转都说好,经济收入效益高。集体燎灶齐称赞,全村节省上百万。楼区安全是第一,平平安安度除夕。支部班子团结紧,大家努力土变金。和谐小区树新风,秧歌舞蹈来争荣。陆家发展在明天,陆家生活比蜜甜。”这首《新陆家》是乌兰花镇陆家村贫困农民张福军脱贫上楼之后,撂下手中的锄杆子,操起笔杆子写出的得意之作。今年64岁的张福军从小就酷爱写作,高中毕业后先后参军、务农,繁重的农活让老张离文学梦想越来越远。去年,通榆县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老张和村民们成了县里第一批享受国家政策住上楼房的新农民,耕地也由村里统一流转给了合作社,老张和村民一步跨入小康了。

“土地流转,一公顷地给4500元,我流转了3公顷地,这就是13500元。我们老两口还在物业打工,一人一年收入将近一万。现在住着楼房,再也不用搂柴火挑水。要搁往年,我这时候正开四轮子满山捡柴火呢。”张福军略带兴奋地告诉记者。看着眼前的好日子,张福军坐不住了,他想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用笔记录这一切。现在张福军的作品已有50多篇,有赞美家乡的,有歌颂好人好事的,有宣传移风易俗的,“原来哪有时间写诗啊,又穷又累,没有那心情。上楼以后有素材了,易地搬迁是党的政策,我们的住房由原来土房变成楼房,拔穷根了,日子好了,这精气神也得提上去!党的政策好,就发自内心的想写一些东西。写诗就得发自肺腑、抒发真情实感。”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