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昂首阔步

作者:赵广欣 来源:吉林日报
2017-12-25 09:40:51
分享

本报记者 赵广欣

开栏语: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省保持定力、攻坚克难,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持续转换。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部署要求,更好地服务吉林振兴发展,进一步增强全省上下发展的信心、决心和干劲,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高质量发展之路”专栏,全面展示我省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及优化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入宣传全省各地各部门将工作重心和着力点进一步聚焦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有力措施,为推动吉林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蹄疾步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质量向好、结构趋优的态势进一步显现。

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新兴行业发展加速,医药健康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9%;过剩产能明显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38.5%,钢材产量同比下降16.5%,水泥产量同比下降5.3%,铁合金产量同比下降25.7%;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第二产业快2.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9%……

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是我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供给侧一端激发活力,强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首钢通钢吉林焊管公司在供给侧一端写出一篇好文章!

今年前三季度,焊管公司承接客户特殊端面、特殊要求订单25个,品种规格数量32个,总量800吨。数量虽然不多,但细算一下,竟然比普通焊管当期平均售价高出1400元/吨。产量规模导向转变为效益导向,企业从市场中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奇招。

长春市经济运行在今年前三季度走出“双8”增长曲线——GDP实现4262.9亿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7.5亿元,增长8.2%。这一领跑东北地区的傲人曲线,已经不再仅仅依托一汽集团和中车长客,在长春,支撑经济的产业和能够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

通过供给侧结构调整,长春经济抗风险能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今年1至10月,长春市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9%,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5位;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占比达到18.3%。

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确实是制约吉林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

今年我省围绕汽车、轨道客车、卫星等产业,突出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和检验检测等服务业,我省着力培育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主要是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拟选择10户民营企业开展制造业服务化试点,重点推进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和4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倾力打造吉林服务品牌。

放眼当下,现代金融、信息、物流等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经济稳增长提供着强劲动能;“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上线,吉林“村淘”遍地开花,农产品“链”上大市场;全域旅游的“种子”破土而出,“旅游”遍地开花,不断凸显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这些精彩的亮点集结在一起,令我省服务业发展鼓点密集、节拍激越。

与此同时,我省还集中力量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集安至通化、吉林至荒岗、辉南至白山、长春至拉林河、长春机场至吉林等812条高速公路续建、新建项目有力推进;长春至白城、白城至镇西、长春地铁1号线、通辽至四平电气化改造4个铁路项目顺利竣工;白城、松原机场通航,“一主六辅”机场格局全面形成,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二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

调结构、促创新、补短板,我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经济规模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生机。

管理中追求高效,技术上追求质量,国企改革纵深推进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今年9月,吉林森工、吉煤集团、吉林昊融等省属国企立下了三年扭亏增盈“军令状”。

这纸军令状,是吉林省国企在经历了转型发展改革阵痛后的一次冲锋号,更是吉林省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的一次全面纵深攻坚。

扭亏增盈,怎么扭,怎么增?企业生存发展,归根结底要靠质量说话。在我省,以提质增效为抓手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国企改革样本一个个涌现。

在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装置终于从亏损“无底洞”变成了企业“印钞机”,在去年为企业创效6亿多元。经5年艰难攻关,吉林石化生产的“昆仑牌”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料如今已经占据国内近40%的市场份额,与进口产品价格持平,年产量从最初的几万吨增加到目前的27万吨,创造了“零库存、零投诉”的奇迹。

在中石油的16家油气田企业中,吉林油田的资源品位最差,剩余资源以超低渗透、超低丰度、薄油层的致密油气为主,储采严重失衡,资源接替难……面对这样的窘境和考验,唯有创新才能找到出路。

今年,吉林油田第一口多通道异型连续油管束地面分段注水技术在新木采油厂试验成功。通过现场测试,能够实现地面四段分注,满足油藏注水的需求。该项技术在国内采油系统是首例,而且在全球业界也是第一例。像这样的技术创新在吉林油田不胜枚举。而同为热轧板带钢,厚规格与薄规格相差80-200元/吨不等。通钢发挥产线优势,加大薄规格攻关力度,薄规格比例创出历史新纪录,1.6毫米以下规格实现了批量生产。以今年1-11月份为例,薄规格产量大幅提升,与等量厚规格比较多创效约2796万元。

国有企业是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以来,凤凰涅槃、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吉林国有企业改革舞台上不断上演,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重新挺起了吉林经济振兴的脊梁。

一路向东,一路向南,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大开放格局推动我省新一轮大发展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坚持向东与向南开放两向并进,这是新时代我省对外开放的路线图。

一路向东,捷报频传——

延边陆海联运航线不断延伸,对外通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伴随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釜山的陆海联运航线开通,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束草航线延伸至日本舞鹤港,长春到珲春高铁开通,一条由中国东北内陆腹地进入西太平洋的新通道已经贯通。

经济大动脉作用不断凸显,今年前三季度,珲马铁路口岸累计完成进口货物200万吨,珲春-扎鲁比诺-釜山航线运营111个航次,运输标准集装箱1739个。

一路向南,节节深入——

打造我省向南开放的新平台、新窗口、新通道,通化市肩负起向南开放重任,抓住率先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力推进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建设,推动与丹东港、大连港、营口港的深度融合与合作。

通化国际内陆港从2016年8月开工到12月通关运营,仅用134天。借助公路、铁路,通化成为吉林距渤海最近的近海经济区。通化港运营以来,已经与国内部分重点港口和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位于三大洋沿岸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截至目前,通化港报关走出去的货物周转量已经突破500万吨,提前一个月实现今年的计划目标。

今年10月13日,长春到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沿着1万公里长的西伯利亚铁路,穿越乌拉尔山脉、贝加尔湖区,满载“吉林制造”,班列驶向欧洲。

这标志着长春国际港正式投入运营。这是长春新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长春国际港的正式开通,有力地推动了我省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把更多的“吉林制造”带到欧洲、运向世界。

全面开放中,吉林省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回首2017,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推进,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我省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省份之一;民营经济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占全省经济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和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3%、13.9%和15.7%;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妥推进,城乡互动、区域均衡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民生保障迈出新步伐,居民收入增长总体快于经济增长,累计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41.6万人,教育、医疗、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拥抱新时代,在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振兴之路上,吉林人民昂首挺胸,阔步前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