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打好“组合拳”推动中小学社会实践

作者:任爽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1-26 08:52:20
分享

24日下午,记者在省宾馆驻地见到于伟代表时,他正忙着修改今年要提交的建议。作为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代表,于伟再一次把关注点投向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社会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教育个体顺利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良好的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说起教育,于伟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经过充分调研,于伟认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和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还存在衔接障碍,存在着经费和安全等困扰社会实践开展的实际问题。要消除障碍、解决问题,就需要联合各方力量,开发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的完善机制。

于伟建议,由政府牵头,借助地方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更广泛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领域,比如以广大农村为主题的农业实践基地,以一汽、长客为主体的工业实践基地,以长影集团为主题的影视实践基地……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学生的需求,针对城乡儿童分别建立完整的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于伟说:“保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关键。我建议由政府出资向提供实践资源的单位购买服务,用于社会实践场所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材料消耗、损耗及日常水电及人员的支出,也可用于聘请专业人员到校的指导费用等。还应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公益志愿服务人员,以此减少所属单位的人员压力,保证学生社会实践体验的实际效果。”

“评价体系是保障,由政府建立起的社会、学校、学生及家长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必不可少。”于伟说,社会方可从场地提供、材料供给、活动内容等进行评价,社会方要以提高学生生活技能、生存技能和职业体验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学校方可从跟踪指导、组织协调、校内外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方有责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指导社会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并对活动效果和问题作出及时反馈;学生及家长方则从参与程度、实践深度、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测量,使社会实践资源活动形成生态互动的评价模式,既互相制约又彼此促进。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