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对外传播需要人格化表达

作者:李锐科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2-09 13:59:24
分享

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根本要求。对外传播是跨越政治边界、文化差异、社会区隔的传播行为,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谋求于我有利的舆论环境。主动做好对外传播,才能在国际舆论场中亮明我们的观点、表明我们的态度,才能构建好国家形象,提高我们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奇迹”。强起来的中国,需要展示自己;变革中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如果说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多做少说”“只做不说”的韬光养晦,那么今天,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有责任也有条件向世界宣介自己的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讲好自己的故事,以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重品牌,精选好故事。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去、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话题、中国故事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议题。对外传播,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灌输式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式的跨文化交流。对外传播要用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着重从对方角度考虑,善于从受众的角度和话语体系去建构传播内容、考虑传播策略。不能仅仅停留在具象的符号层面,更要讲好符号后的中国故事、传递符号后的中国价值。对外传播具有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特征,要拓展新领域、闯出新天地,必须尊重传播规律、讲究传播艺术、注重传播技巧。例如,中国每年出口的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超过1万小时,很多作品得到了许多国家民众的广泛认可。这说明,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正在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响彻世界。

重融通,增强贴近性。 一位英国外交官曾说,英国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可见,一个公众人物对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我们在对外传播中,也需要发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使其能够更好地承载国家元素、观念和文化,实现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近年来,我国对外传播的规模、渠道、技术、影响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但传播理念、传播技巧、话语体系、技术手段等与大国地位和国际水准、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和不适。要实现不同文化互通、促进不同文明互鉴,不仅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清,更要让他们听得懂、听得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演讲时多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比如,“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正因为引用了这些生动的比喻,才真正拉近了我们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也极易产生共鸣。

重情感,策划软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外传播要搭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纽带桥梁,就是要以情感的沟通、理性的说服、价值的共鸣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对外传播中形成“最大公约数”。在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拥有更多受众、实现更好传播。好故事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超越文化纷争、穿越心灵隔阂。从一定意义上说,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传播价值理念的力度、增进文化认同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我们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故事载体、采取什么样的讲故事方式。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我们要多用经济、文化、科学等话题,讲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故事,真情而巧妙地诉说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能更好激发受众共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些年来,无论是催人泪下的“感动中国”,引人入胜的“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还是原汁原味的“新春走基层”等都在故事和细节中,让国外受众得到对中国发展的直观感受。事实证明,讲好中国故事,是消融“语言壁垒”和“文化隔膜”的最好方式,是中外交流的桥梁。通过真实而动人的细节,使国外受众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当代社会,才能让中国梦得到全世界的理解、尊重和认同。

重技术,借力新媒体。当前,我们应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把握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迅速崛起的趋势,更加注重传播形态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多元化、分众化,借力海外社交网络,开设信息发布平台,坚持区域化、本土化的生产方式,加强分层设计、定向直供,做好量体裁衣、精准推送,且实增强对外传播的实效和影响力。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借助互联网的兴起,西方传媒不断对舆论格局进行重构。他们期望通过不受国家主权约束的信息自由流动,直接与他国网民对话,以影响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近年来,在中东、北非等国的变局中,推特和脸书等社交媒体的作用已经凸显。因此,对外传播要统筹利用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介渠道。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