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采访人大代表王艳凤。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最关注的是“三农”问题。 本报特派记者宋锴摄
见到王艳凤代表时,她正在驻地房间翻看文件,学习政策,为参会做最后的准备。她说:“只有好好掌握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才能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怀揣着全省人民的期待和嘱托,王艳凤说,肩上的担子很重,她勉励自己:“多听、多看、多学习,认真履职,担当尽责。”
工作在农村一线,王艳凤最关注的还是农村的事儿、农民的事儿。“脱贫攻坚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我们农村和农民来说,是好事儿!”她告诉我们,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农村的村容村貌变好了,基础设施变强了,老百姓的日子有底了。一家一户的精准扶贫措施,帮助农民真脱贫,让农民得到了真实惠。
在王艳凤所在的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2016年年初,村里共有贫困户231户,贫困人口578人,经过国家政策扶持、包保单位投入、全体村民努力,如今,村里未脱贫的只剩下4户9人。
成果喜人,永生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在望,但熟悉农村情况的王艳凤还有隐隐的担忧:农民抗风险能力比较差,一旦遭遇大病等突发情况,极有可能重新返贫。“希望国家政策能持续一段时间,把我们‘扶上马,再送一程’。在社会保障上加大投入,提高新农合报销药品品种和报销比例,特别是大病救助方面,向农村倾斜,兜住底。”
“当然,靠政策和帮扶不是长久之计,脱贫攻坚不能离了拐棍就摔倒。”王艳凤说,“现在国家关注农村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这是个好机会。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产业上,只有产业扶贫,才能永久脱贫。”
产业扶贫,就要盘活农村的资源。王艳凤说:“我们的资源就是土地和劳动力,所以要在这些资源上下功夫、做文章。”一方面,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提高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成立农业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谋划产品,立足当地作物进行深加工,用得到的利润帮助村里的农民和贫困户。
农产品种植从无公害向绿色产品发展,采集野生红菇娘酿酒,整合村里的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现在,永生村农业公司的运转已经步入正轨,订货的电话、微信越来越多。
有两件事让王艳凤对未来信心倍增:一是在今年春节长春市的一个年货大集上,永生村的干豆腐卖到了10块钱一斤;二是村里这个冬天建设的小型冰雪乐园,不仅吸引了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吸引了很多城里人,收入可观。
“只要找准方向,肯干,我们不仅能脱贫,更能共同致富。”王艳凤的话语很坚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