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要“打赢”更要“打好”

作者:王丹 黄鹭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3-12 09:01:34
分享

本报特派记者 王丹 黄鹭

当初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吉林大地时,大安市同德村的林占云早已在温室大棚里忙得满头大汗;和龙市高岭村的高传锡也已经为合作社饲养的驴子拌好了饲料……迎着晨曦,一场以政府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脱贫攻坚战在白山松水间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

3年来,吉林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方略,2017年,我省如期完成年度减贫计划,实现664个贫困村退出,16.3万人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脱贫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今年,我省计划减贫10.2万人,实现539个贫困村退出。在脱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省如何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连日来,我省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不留“死角” 找准“路子” 攻克深度贫困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目前,脱贫攻坚首战告捷,但今后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度贫困地区是关键。”李明伟代表说,面对深度贫困这一“硬骨头”,必须以必胜的信念,集中最大力量,运用科学策略,采用精准方法,找准“路子”、不留“死角”,坚决攻克。

李明伟说的这一“硬骨头”就包括白城市。白城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山区,2012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不是‘砸钱’就管用,更需要动脑筋。”李明伟说,实践证明,脱贫攻坚的路上,无论是政府还是贫困户,单打独斗难有长效。要想变“五指张开”为“攥指成拳”,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有党委政府高位统筹、系统谋划。

“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力量,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来自辽源市的王立平代表对李明伟的想法高度赞同。他认为,党和政府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统筹谋划、不留“死角”、因地制宜,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制定出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创新之策,帮助贫困地区从思想上拔“穷根”,树立“脱贫为荣”的观念。

清除“拦路虎” 兜底扶贫 构建健康扶贫大格局

“随着脱贫进入攻坚阶段,越往后脱贫难度会越大。”权贞子委员说,越往后因病致贫人口、老年人的比重越高,缺乏劳动力的比重越高。特别是边境地区生态条件恶劣,空巢化、老龄化现象突出,因病致贫返贫成为脱贫攻坚工作难点。因此她建议,我省应加大力度实施健康扶贫,构建健康扶贫大格局,国家也应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扶贫投入,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于重点支持。

“政府帮忙脱了贫,一病又返贫。”王立平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将近一半是因为年龄大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病致贫。脱贫攻坚如何不留“锅底”?只有创新政策机制,最大限度推动社会保险兜底扶贫。他建议,对于因重大疾病、无劳动力等不可抗因素致贫的贫困户,要舍得投入资金、用足政策帮助其改善生活。

“目前,辽源市在全国首创启动了‘五点双享两救助’精准扶贫保障机制,这一惠民政策实施以来,辽源市已经有一万多名农村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达到当地农村建档立卡适龄贫困人口总数的84%。”王立平自豪地说。

脱贫不脱策 帮扶不减力 巩固成果确保真脱贫

“目前在一些地方,少数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后,依然不愿摘掉‘穷帽子’。为什么?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担心没有政策支撑,日子依旧艰难。”权贞子深有感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帮扶。这些措施让大家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有了底。

“其实,给钱给物只能救一时之急、解一时之困,只有发展产业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贫困户有稳定持续的增收,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李明伟说,目前,白城市围绕脱贫攻坚,把开发“庭院经济”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每个村屯确定一至两种主导品种,并通过村淘等电商打开销路,村民收入快速提高,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产业兴、农民富。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脱贫方式之一。李明伟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完善鼓励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此外,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建议,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应对贫困户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乡土技术人才,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确保脱贫不脱政策,能够做到真脱贫、脱真贫。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力,吉林必将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不仅坚决“打赢”、更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起迈入全面小康。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