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抑嫱
口述史主人公:任长忠,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燕麦委员会委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院长。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到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从一个偏远地区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到如今的全国燕麦荞麦首席科学家,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抓住了人生的两次机遇……
因为改革开放,我才有机会走出农村。1964年,我出生在大安市龙沼镇新风村的开荒队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最好的水果”是甜秆儿,总是吃不够。我就想:再种一茬不就又能吃上甜秆儿了吗?我偷偷地把父母留下的种子全部种了下去。上冻了,甜秆儿没长成就冻死了。为啥不能一年收两茬呢?我左思右想也没想明白,问父母,他们也答不上来。从那时起,我就点燃了对农业的兴趣。
年少时的求学之路可谓艰辛。小学离家5里地,我靠步行上学,同村有20多位同学结伴同行。初中离家13里地,那时候父亲就说:“只要你想念书,就是砸锅卖铁我也供你。”把家里唯一的年猪卖了,给我买了自行车,那时候有10多位同学相伴而行。等到上了初三,离家30里地,只剩3位同学相互照应。
1977年恢复高考,我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多了一份求知若渴的执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离家90里地,我一个月骑自行车回家取一次粮,家乡的农民太穷了,家家吃不饱,结伴上学的同学都辍学了,只有我一个人寂寞地行走在求学的路上。一想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我便坚定了信心:一定要走出农村,一定要学点真本事。
那时候,每次从学校回家要骑五个半小时的自行车,路不好,车子也破得不行。有时候车坏在半道儿上,我就得推着走,又累又饿,赶上下雨更是落汤鸡一般。虽然狼狈不堪,却培养了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到现在我还经常梦到骑着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还能听到耳边风吹的声音、鸟叫的声音,看到天空飞舞的雄鹰、草原上奔跑的骏马,还能看到路边的农民在地里播种、收获,我觉得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可爱,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让我感到亲切,那么让我魂牵梦绕,这就是心底的家乡情结吧。
1984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吉林农业大学,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母亲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激动得泪如雨下,我暗自发誓要利用好大学时光,努力学到真本事。
当时家里特别穷,村委会给拿了150块钱,我靠着学校的助学金和每年“三好学生”的奖金完成了学业。用现在的话讲,我当时绝对是学霸,每天教室、阅览室、食堂、宿舍四点一线,科科优秀,年年第一,成为“系三好学生”“校三好学生”。大三的时候,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考上大学之后,正巧国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分到了地,父母高兴得不得了,每次放假回家我都跟家人一起去种地,把学到的东西用上,特别有干劲,对丰收充满渴望。
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学到了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1988年7月,我被分配到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在的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进入了全新的领域。那时大学毕业生上班后都要在行政部门“打杂”一段时间,当时科研处处长通过观察,相中了我的人品和能力,想留我在科研管理行政部门工作,我婉言谢绝,因为我想到一线搞科研。
我被安排到研究谷子的课题组,虽是只有两个人的课题组,当时还是兴奋得不得了,因为终于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我每天在地里做试验搞研究,对每一个区域材料的综合表现烂熟于心。有一次国家专家组来我院进行谷子区域试验联检,熟知我院谷子区域试验区布置和各个参试品系的综合形状的我表现出色,让院领导对我刮目相看,也因此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91年的春天,是我参加工作的第3年,对我来说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我被院里指定为课题主持人,独立主持麦类作物研究课题,由于该课题曾被停滞,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主持麦类课题之初,为了节省试验经费,有些农活我与助手都亲自动手。比如每年我都亲自收割麦类试验区,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对收获的大量试验材料亲自装车,亲自拉车,助手推车,同事常开玩笑说我亲自“驾辕”。付出的虽是辛苦,但节省的是经费,可以多做好多试验呢!尤其在杂交育种试验期间,我几乎天天在田间忙碌,有时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就这样,我把大学里学到的作物育种、试验设计、亲本组配、田间选择、加代繁育、栽培管理等知识,像排兵布阵一样,综合运用到试验田里,在这个过程中学了不少真本事。在从事麦类作物育种、栽培和麦茬复种等工作中,我将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反复对比,发现燕麦比小麦抗旱性强,而且耐瘠薄、抗风沙,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正好适合改良白城地区的盐碱地,但白城历史上从没种过燕麦,于是,我开始把研究的方向锁定在燕麦研究上。
1998年的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名字叫《“燕麦博士”和他的“孩子们”》,写的是加拿大农业部的科学家布罗斯博士,历时40多年,培育出上千份含有中加燕麦血缘的裸燕麦新材料,杂交后的燕麦品种产量高、籽粒光洁、口感好、耐盐碱、营养价值更加丰富。布罗斯博士还表达了想让这些“龙种燕麦”返回中国,到生态环境脆弱、贫困的地区推广的梦想,帮助那里的人民脱贫致富,同时为改善当地土壤荒漠化、发展生态农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到这篇文章,我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因为加拿大是在西半球的北纬45度,中国白城市是东半球的北纬45度,农业有个常识,同纬度引种试验容易成功。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与布罗斯牵手,邀请他来白城共商中加燕麦合作研究事宜,让“龙种燕麦”回家。
我开始动用所有的关系,甚至还辗转委托到了家喻户晓的加拿大籍演员大山,通过他得到了布罗斯的地址和传真。当时发传真98块钱一张,我一共发了五份,终于联系上了布罗斯。1999年,布罗斯来到了白城,同我建立起了信任与合作关系。由于共同的爱好和志向,我不仅成为他的学生,而且成为了燕麦事业的合作者。
2000年,布罗斯邀请我去加拿大学习。为了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一个月干了一年的工作量。每天在直径半尺多的放大镜下,在茫茫麦粒中,一粒一粒地挑选,挑得头昏眼花、脑袋发麻。我回国时,飞机可以托运64公斤的行李,我装了满满两大箱子种子,甚至扔掉了随身物品,因为在我心里没有什么比把珍贵的种子带回到祖国更重要!
2004年6月,中加燕麦开发战略国际研讨会在白城胜利召开,与会代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管理工作者、企业家共158人。大家现场参观了我的燕麦育种试验区和燕麦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基地,纷纷竖起大拇指,还有很多人表达了愿意与我开展燕麦合作研究的诚意……
正是改革开放,让我走出国门,接触国际一流的技术,开展国际领域之间的合作。如今的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全新的视野,看得比别人更远。
2005年,我成为国家“948”燕麦重大项目的主持人和首席专家,全面组织国内有关部门进行相关科技攻关工作;2007年,我被农业部指定为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燕麦专项首席专家,建立了全国燕麦研究团队;2008年,我被评选为“十一五”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010年,我当选俄罗斯国家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转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我又担任“十二五”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016年,我继续担任“十三五”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正带领国家燕麦荞麦团队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发展壮大作出努力和奉献!
现在也许有很多人不理解黄大年当时为什么那么拼命工作,其实我特别理解,因为他身处国外,知道这其中的差距,所以他回来才这么拼命。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我们学成回国,就像出差回家一样,不需要理由。
后记:
采访过程中,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的工作人员给任长忠送来了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聘书,他高兴地展示给我看,脸上充满了自豪。我想,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学者的荣誉。
改革开放为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开了一扇门——考上大学走出家门,也正是改革开放给了他一个舞台——搞国际科研合作的舞台,是科学的春天,让他在舞台上表演,展现才华,从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成长为国家燕麦荞麦首席科学家。现如今,任长忠所带领的团队已经研发出19个燕麦品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带动了精准扶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