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文化春风绿乡野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4-16 08:56:00
分享

文化春风绿乡野

桦甸市永吉街道大城子文化广场“标准照”,照明设备、健身器材、文化长廊一应俱全

文化春风绿乡野

  安图县石门镇

文化春风绿乡野

  通化县快大茂镇第一届秧歌节高跷秧歌汇演

文化春风绿乡野

  榆树市城郊街道獾洞村广场活动

文化春风绿乡野

  扶余市五家站镇西园子村吴文超文化大院

文化春风绿乡野

  白城大安市安广镇永强村

文化春风绿乡野

  新建的小广场令东丰县横道河镇大伙房村的村民们乐开怀

文化春风绿乡野

  掩映在青山之间的临江闹枝镇黑松树文化广场是村民休闲最佳去处

文化春风绿乡野

  四平市伊通县黄岭子迎风村文化小广场

本报记者 孟凌云 通讯员 张海梅 刘少妮

春暖花开,走出室外感受春光,在与邻里乡亲的聊天中,呼吸清新的空气;在欢快的广场舞中,健身休闲,愉悦身心……依托整洁宽敞的小广场,我省广大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各个乡镇村屯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乐观、积极向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我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作为我省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了优质的文化平台,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小广场:搭建文娱大平台搭建文娱大平台

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让农民享受发展成果,是我省启动农村文化小广场项目的初衷。

2014年,在全省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我省启动了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省农村文化生活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以农村文化大院为平台,农民自发建立起了业余小剧团、文艺演出队、书画创作组、图书室和电影放映点等文化活动组织,广泛开展各项活动。但活动开展时,却缺少活动场地,尤其是设施齐全、宽敞整洁的户外空间。广场舞和东北秧歌是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然而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现象却影响了农民开展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为此,经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省文化厅启动了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项目,每年扶持建设200个,并被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加以推动。每个农村文化小广场省级财政补助10万元,并要求小广场砼硬化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并配有健身路径、照明等辅助设施,备受广大农民关注的小广场建设开始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

小广场:下大气力推进建设

找准群众最需要的,给群众最想要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农村文化小广场虽然面积不大,却是与广大农民联系紧密的民生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从2014年起至今,每年200个农村小广场建设任务均被省政府列入当年民生实事加以推动,2018年还被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行推动。为了切实做好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工作,2015年7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联合在松原召开了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经验交流会,介绍推广松原市、梅河口市、图们市等地在推进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了加快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进度,让广大农民尽早共享时代进步和文化发展成果,2017年,省文化厅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吉林省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三年规划(2017—2019年)》(下称《规划》),对小广场建设进度和建设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四个一”的重点建设任务,即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不少于800平方米,以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能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需求的文化小广场;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为每个行政村培养一支热衷文化活动、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活动队伍;力争在每个行政村培育一个当地的文化品牌项目,带动当地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立一套文化运行机制,包括硬件建设、队伍培养、活动组织、群众参与等各方面工作,真正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规划》指出,截至2016年底,全省剩余未补助的2523个农村文化小广场由省市县共同承担建设。省里补助的农村文化小广场数量原则上不低于各市县行政村总数的70%,余下的30%由各地自建。计划“十三五”末实现全省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行政村全覆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把工作做好。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选址上既统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又充分考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的原则,将建设地点选择在方便群众开展活动的地方,既满足群众现实需求,也适当预留未来发展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7年初,省文化厅召开全省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工作会议,同有建设任务的市、县政府签订责任状。要求各地在建设小广场过程中,要遵循“统筹规划、统一工程,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提出了文化小广场建设的“六有”标准,即有面积达标的硬化场地、有广场照明灯和音响等设备、有文化宣传长廊(宣传墙或宣传栏)、有健身娱乐器材、有专门管理人员、有文化队伍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各地在工作中积极探索,狠抓落实,明确小广场建设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落实责任,有效保证了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

小广场:助扶贫见实效

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项目启动以来,省财政厅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省精神文明办、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部门也积极参与建设。目前,全省累计建设农村文化小广场6942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75%。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本着强弱项、补短板的基本原则,2016年底,省财政厅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向全省国贫县、省贫县和少数民族县下达了1.67亿元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专项资金,加上原有建设的,计划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为确保资金发挥效益,专款专用。2017年初,省文化厅印发了《全省国贫县、省贫县和少数民族县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一年强有力的工作推动,2017年底实现了全省国贫县、省贫县和少数民族县行政村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全覆盖,为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小广场:抒写大文章

农村文化小广场的建成,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平时村里组织的广场舞、秧歌表演,以及上级有关单位组织的送电影、送戏、科普教育等活动,都会在小广场上举行,集成效益发挥明显。小广场已成为群众享受文化大餐、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和精神家园,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欢声笑语,更以其开放性、独特性等特点,成为群众休闲娱乐、传播文明新风和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场所,群众拍手称赞,产生了很好的综合社会效应。有村干部说,文化广场活跃了群众的生活,开展的文体活动多了,人们休闲时就有了去处,现在村里大多数人都会唱两声、跳两下,村里风气变好了,邻里关系也和睦了,村民也更有精气神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增强了。

随着广场活动的增多,广大农村涌现出的文化能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或是由组织招募,或是自愿报名,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百姓中间。他们中的文艺骨干,不仅带头为群众义务演出,还利用空闲时间,义务辅导一批农村草根艺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农村的文化活动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百姓正享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足。

农村文化小广场既是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平台,也是贯彻落实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阵地,2017年8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健康生活·悦动吉林”活动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全民健身、健康保障和营造氛围的系列活动,形成全民悦动、人人健康、共享快乐的生动景象。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小广场等阵地,采取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措施,通过组织开展“百首‘中国梦’主题歌曲千家传颂万人同唱”活动、广场舞大赛、秧歌大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全省形成了建设幸福美好吉林、喜庆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参加“健康生活·悦动吉林”百姓大舞台——2018吉林省“百姓春晚”广场舞表演的农民代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纷纷表示:“村里建了小广场之后,我们就经常去跳广场舞,水平越来越高,是小广场让我们跳上了省城的大舞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我省倾力为基层群众打造的农村文化小广场,必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小广场将绘就惠民乐民的美好蓝图。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