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海涛
4000多个日日夜夜,奔波数千里村路,组织道德宣讲近千场,引导植树栽花千万株,铺路架桥百余里,建设文明整洁村屯百余个,培树新时代好农民3000多位……她放弃了退休后的悠闲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农民志愿者的事业。她就是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发起人、原会长董桂芬。
2007年,扶余县委宣传部率先开办了农民道德讲堂,组织了第一支农民道德宣讲团,当年宣讲106场,每场听众几百到上千人不等,农民很受启发和教育。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董桂芬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并且动员农民参与其中。也就是从这时起,她把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经过四年的酝酿筹划,2011年5月,董桂芬组织成立了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以“乡贤”宣讲员为骨干,把分散在乡下的2000个农民志愿者聚拢在一起,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当年8月,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董桂芬,婉拒了当地企事业单位的邀请和省外媒体的重金相聘,毅然选择了立足扶余,与她深爱着的农民志愿者一道,改变乡村面貌,改变农民生活。
在扶余乡下,随处可见“常能做好事,何愁事不好”“人人讲道德,必有好生活”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标语,这是董桂芬推广到王家村、双胜村两个村的做法。道德宣讲和有针对性的疏导排解更是效果显著——董桂芬组织“乡贤”张利、刘佩文等人,利用结婚庆典等人多的场合,开展道德宣讲;走进乡邻之间,排解各种矛盾。
改变乡村风貌,离不开环境治理。董桂芬总结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志愿者主动捐款、义务出工改变居住环境的经验,制作成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同时组织志愿者带动农民参观王家、双胜的村容村貌。由于采取这一有效方法,在更新乡新红村、伯家村,弓棚子镇欢喜村、农场村很快涌现出十几个农民主动捐款、义务出工改变村屯环境的典型。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7年8月末,志愿者们捐款栽松树16836棵,安路灯2899盏,用红砖硬化村路12600延长米,呈现出“扶余模式”的“美丽乡村”雏形。
引导志愿者主动关心帮助本村屯有困难的村民现已成为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新常态。水灾、火灾、疾病引发的生活困难,农民留守老人、儿童的家庭难题,他们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2017年9月5日,更新乡新红村遭受龙卷风袭击,44户村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附近村屯400多名精神文明志愿者纷纷前去救灾。仅用一天时间,就将受灾地区清理完毕。接着,又帮助受灾户恢复或重建房屋。仅三天时间,就使小村恢复原有的安宁与温馨。
文明乡风催生农民互助,邻里守望在扶余蔚然成风。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在扶余志愿者身上。在唤醒这种意识和精神中,董桂芬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无法计算。每一次活动,她不仅要亲自策划,还要亲自起草打印文字材料。都快60岁了,董桂芬还报了电脑学习班,学习word文档以及幻灯片制作和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知识。
她与协会领导成员一起,筹资购置了摄像机、编辑机、刻录机,将农民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事迹进行总结,制作成《足迹》《美丽乡村幸福路》等视频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她还先后创办《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微信平台,亲自撰稿、拍照、编辑制作,及时发布志愿者的志愿行动及成果,传递志愿行为的动态信息。
这些年,为改善乡亲们的生活环境,她拿出多少退休金,没人计算过;这些年,她究竟走了多少村路,访了多少家庭,没人记得清;这些年,她一心扑在志愿服务工作上,把老伴一个人撇在家里,清锅冷灶,落下多少埋怨,只有董大姐自己心里有数!
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不舍与她心心相印的3000名志愿者,是董桂芬晚年无悔的选择!不计得失,一生坚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