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举起信仰的旗帜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5-17 09:46:48
分享

高高举起信仰的旗帜

  不忘初心,耄耋勃发,郑德荣像战士一样坚守着阵地。

本报记者 刘怀 米韵熹 任爽 缪有银 毕雪

“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

——郑德荣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的更多可能

在大多数人心中,60岁本应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岁,但是郑德荣却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培育后学、资政育人、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追随着郑德荣严谨求实、勤奋求索的人生足迹一路回望时,他老而弥坚、终身奋斗的精神品格,如出征号角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很多曾与郑德荣共事过的老师还清楚地记得郑德荣60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

老而好学,耄耋勃发。年岁的增长非但没有让郑德荣的学术科研节奏放缓,反而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新见迭出,成就斐然。

74岁时,郑德荣完成了吉林省委宣传部宣传文化基金项目《郑德荣自选集》,收入选集的这些论文不仅涉及领域多、各成系列,而且有很多论文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和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受到党史学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同年还出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书,该书是由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丛》12卷之一,获2001年国家图书奖。76岁时,出版了《国情·道路·现代化》一书,该书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定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百部重点图书之一。党史学家龚育之高度评价该书具有“跨度广、容量大、视角新”“新意迭见、情感激扬”的特点,“堪称集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身的精品之作”。该书获第六届吉林省政府优秀图书奖。77岁时,出版了《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研究》一书……

70岁以后,他撰写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历史巨变比较研究》一文入选全国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一文入选全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中国特殊国情、特色道路与现代化》一文入选教育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以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为视角》一文入选全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奠基人》一文入选全国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揭示》一文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

2001年,郑德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作为宣讲团成员,他不顾盛夏酷热,在长春、四平、通化等地作了12场宣讲报告,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2002年11月,郑德荣作为吉林省委学习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为宣传好十六大精神,他反复研读十六大报告,虚心参加省委组织的集体备课,并赴松原为全市干部群众作了长达3个小时的宣讲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我受党的教育多年,毕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党、为国家多作贡献。”“要尽职尽责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我自身就必须孜孜不倦,不断上进。”这是郑德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一生驰而不息始终奋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一线的动力源泉。

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与热爱,让郑德荣成为学术上的“常青树”。

每当有人问起是什么原因让他毕生求索、沉浸于党史研究工作中的时候,郑德荣回答:“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利益,是铭刻在心的信条。”话语中饱含着郑德荣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郑德荣曾说:“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他做到了!他把党史研究这份事业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2年末,郑德荣患病住院做了一次手术,87岁的他只休息了三四个月,就又回归到学术科研工作中。

2013年,郑德荣被确诊为结肠癌,还患有肾结石。在肾结石手术后半年,又要做结肠癌手术。大家都担心近90岁高龄的他是否还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他却开玩笑地说:“手术无非是像女性剖腹产一样,在肚子割一刀,女子都能承受,何况男人?”

郑德荣术后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伤口又产生排线反应,内部化脓,医生嘱咐需要好好休息和治疗。但他当时在申请国家课题,根本停不下来,尽管学生们轮番劝说,他也只是口头答应,却依旧奋战在治学科研上。

2013年10月,术后的排线反应更严重了,他不得不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治疗。这段时间他受了很多皮肉之苦,但他依旧坚持治学。每天在往返于医院的途中,他总会和学生交流新的发现与见解。

他总说:“每天也就吃药,连针都不打,干嘛不让人看书做文章?这样的静养一点都不舒服。”到了后来,他强烈抗议,并让学生从家里给他捎去《邓小平时代》《毛泽东年谱》等书,才稍微缓解了急迫的心情。

2013年年底,医院同意郑德荣出院,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我早就好了,终于可以回去继续看书做学问咯。”

2014年春天,他病情出现反复,在医生的严厉叮嘱下,他终于不得不给自己的工作做减法:上午办公,下午休息。但就算如此,他每次在上午给学生授课时,总会得意地告诉学生,他清晨4点多就能起来备课,并且又开始构想新文章了。

2018年3月中旬,学校要准备一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论文,那时候郑德荣刚出院,身体还很虚弱,写字都没劲儿,却坚持在家手写了9页论文。然后他念,学生打字,用了一个多小时。其实那时他强忍着肺部的疼痛,却佯装没事。

2018年4月17日,这时的他已经处于癌症末期了,癌细胞已转移到全身,那种巨大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但他心中却还惦记党的事业。有关部门对他写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论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在吸氧了,完全可以交给学生修改,但他却拔掉吸氧管,让学生念给他听,边听边提修改意见。

5月1日,也就是他临终前两天,他还在听取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

……

5月3日,郑德荣走了,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家事的遗言,最后一句完整的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最后一个完整的词是“不忘初心”。直到他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终生热爱的党的事业,仍是他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郑德荣信念坚定,追求执着,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人格高尚,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一生,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追求,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光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