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为“千里眼”造“角膜”的人

作者:李开宇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5-28 09:49:02
分享

本报记者 李开宇

见到张舸博士的时候,他正站在镜头前向记者们介绍着他的“宝贝”——碳化硅镜坯。

“现在大型的光学望远镜系统都是采用反射式结构,因为反射式望远镜没有色差的困扰,能实现紫外线到红外线的大范围观测,如果把大型的光学望远镜比作人类的‘千里眼’,那么用这种碳化硅镜坯做出来的反射镜就是‘千里眼’的‘角膜’。”

今年38岁的张舸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先进光学与结构材料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光学级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索和工艺验证,在2016年3月,成功研制出了采用中空夹心背部半封闭结构,直径为4.03米,应用于光学成像的单体碳化硅反射镜坯,超越欧空局Herschel大型红外天文望远镜3.5米口径主反射镜,成为目前业界报道的最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坯。这一突破,打破了国外对中国反射镜材料的技术封锁,标志着我国在大口径光学材料制备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对中国国防建设和空间探测与开发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舸自诩自己的团队是为大型光学望远镜这只“千里眼”制造“角膜”的人。这种材料的研制成功为吉林省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我国自主研发的首颗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采用的就是这种碳化硅主反射镜,口径0.624米,在轨的光学分辨率为0.72米。

“虽然这样的分辨率在商用卫星中已属佼佼者,但也仅能分辨出野餐时桌布大小的物体。如果换成我们4米囗径的反射镜,其分辨率将小于0.1米,也许野餐时,你桌布上有多少个面包,多少个苹果,在天空的那只‘千里眼’都会一览无余。”张舸自豪地说。

然而,从进入研究到得出成果,却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团队建设初期,人员短缺,科研经费不足,为了攻克一个课题,加班是常事,但整个团队没有一个人要求休假,实验室里的灯24小时都亮着,“不通知就不休息”成了团队不成文的规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就靠着这股子拼劲儿他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

“我们团队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有一位好带头人。”张舸说。张舸口中的“带头人”叫赵文兴,是老所长王大珩院士带过的博士生,也是张舸的老师,更是团队的创始人。

提起已经退休离开团队的赵老师,张舸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赵老师常说:‘我是王大珩的学生,不能丢了老师的名声。’别看赵老师在生活中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但对工作却是一丝不苟、认真严谨。他说,搞科研要记住三个字‘安、钻、迷’,就是要安心、钻研、着迷。有了这样的精神,才能做好研究。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把这三个字牢牢记在心里。”

如今,团队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进来,从最初的几个人已经发展成为29人的科研团队。不论怎么变化,团队“榜样引领、追赶超越”的科研创新工作氛围从未改变,奉献、担当的科研精神始终如一。

2012年入所就加入团队的崔聪聪认为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他说:“能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不管是赵老师还是张舸,从来都跟我们一样奋战在项目的一线,跟我们一样的吃苦受累。记得有一次烧制碳化硅的烧结炉出了问题,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张舸二话没说,钻到脏兮兮的烧结炉里,亲自解决了问题,像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就因为有他们这样身先士卒的引领,我们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共同完成了在很多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名利得失和物质的诱惑,张舸始终泰然处之,“搞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有些研究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成果,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韧劲儿和坚持不懈的恒心,老师把团队交给我,我一定要带着大家好好走下去。”

在张舸的带领下,团队刻苦钻研、拼搏奋进,被评为“黄大年式科研团队”,相信在黄大年精神感召下,他们会为国家科技事业进步和吉林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