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让中国光电和国防科技走向世界

作者:李文瑶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6-14 10:22:27
分享

本报记者 李文瑶

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团队研制成功的“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在我国首次实现“地面动中通”“航空飞中通”和“双动态”激光通信;在世界首次实现“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并实现了机载高速激光通信的最远距离。无论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新疆马兰基地、大兴安岭、西藏高原,还是在舰船、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多种战车上,都应用着团队的科研成果。

这支由中国工程院姜会林院士带领的团队,胸怀祖国和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中国光电科学和国防科技迎来自主创新的春天。

走进团队实验区,墙壁上张贴的照片记录着队员们攀登的科学高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省部级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58项,发表学术论文1558篇(SCI、IE收录1232篇),出版学术著作15部。

团队连续多年承担国家“973”“863”“重大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总装备部重点”及吉林省重大科技公关和成果转化等项目180余项。

2009年,团队研制成功的某动态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指标优于美国,并入选国军标,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军和科研院所。由此定型的武器已列装部队,并参加了2014年“和平使命”五国联合反恐军演、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彰显长春理工大学国防科研实力。

2013年,团队与吉林东光精密机械厂合作建立“红外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基地”;与总装航天研发中心、长春奥普光电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申报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些项目已创造产值数亿元。在进行成果转化的同时,团队协助申报并筹建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为科普工作作出贡献。团队成员还为吉林省35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千名科技专家服务民营企业专项活动计划”。

团队科研人员严谨创新,执着奉献,他们在“全国优秀教师”姜会林院士的引领下,立德树人,为国治教,培育了包括吉林省高校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

姜会林院士言传身教,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金20万港币捐入“王大珩奖学基金”,鼓励学子科研创新。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开展“五学”教育:学政治、学政策、学业务、学管理、学做人,积极投身国家教育事业。团队先后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家863科技攻关先进集体”“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高校创新团队”“空间光电技术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团队紧跟国际前沿教学理念,注重把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教育部评为“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培养的本科生连续多年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多名硕士研究生收获了国家奖学金、王大珩光学奖、金国藩奖学金、教育部叶声华奖学金等学术奖励;有的博士研究生留在国家重点大学工作,有的成长为共和国将军。团队还积极与光学工程学科世界排名第一位的美国亚利桑那光学科学中心组建联合培养“实验班”。陶宗慧博士说:“空间光电技术团队是堪比国家级水准的专业学术团队,在这里不仅有先进的科研条件,还能聆听院士授课,跟随专家做实验,我学到了国际先进光学知识。”

姜会林院士为团队确定的发展规划是,到2020年,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建设大光电学科体系,力争培养出更多国字号专家,为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申报世界一流学科提供重要支撑,让中国光电和国防科技走向世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