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菌物世界”的领军人

作者:缪友银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6-21 13:44:27
分享

本报记者 缪友银 通讯员 王成章

“我们刚刚和科技部的扶贫点陕西省柞水县进行对接,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首选。”精神矍铄的李玉侃侃而谈。

74岁的李玉精力充沛,每天都在为我省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贡献光和热。他总说,食用菌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的生力军。在新时代,一定要把食用菌产业做起来!

李玉是国际著名的菌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他也是世界上以中国人名字命名黏菌种名的第一人。40年来,他醉心菌物世界,有说不完的幸福滋味。

1967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李玉来到白城农科所工作。艰苦恶劣的环境,没有让李玉退缩。他只是一名技术员,可修水库、建大坝、运土拉车这些活儿都干,一年有200多天在乡下。每天凌晨两点多,生产队长一吹哨,李玉就忙着起床上工。那段日子虽然苦,李玉却乐在其中!

1978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制度,李玉第一批考进了吉林农业大学,师从中国黏菌学研究的鼻祖——周宗璜教授,攻读真菌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李玉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当时吉林农大的办学条件很差。但在艰苦的环境下,李玉格外努力,天天学到后半夜,在菌物世界里不断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毕业那年,恩师周宗璜去世了。临终前,周宗璜叮嘱李玉一定要把黏菌研究做下去。李玉向恩师保证,一定要在这个领域作出成果,为中国人争光。

为采集优良菌种、不断制作新的珍贵标本,李玉经常深入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东北的大兴安岭、南国的西双版纳,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李玉搜集并保存的菌株和凭证标本多达1.2万份。经过深入研究、鉴定与系统评价,报道菌类1000余种,其中新种45个,中国新记录106个。他所搜集的黏菌种数400余种,超过世界已知黏菌数的三分之二,他因此成为世界上以中国人名字命名黏菌种名的第一人。在国内,他率先对黏菌纲目中所有的重要科、属、种进行了超微结构、个体发育、化学成分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系统学观点,使我国黏菌的研究居世界前列。他的“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科研成果也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除了在黏菌领域的巨大贡献外,李玉通过努力也让吉林农大发展得更好。1998年,李玉任吉林农大副校长,随后成为了校长。当时的学校一年经费只有800万元,有3栋小楼,连一条柏油马路都没有,一到下雨天路上满是泥泞;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也相对滞后,博士点和硕士点一个都没有。面对这种情况,李玉提出了“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的办学理念,鼓励师生们不要在黑板上“种地”,要到生产实践中去,走和农民相结合的道路。在学科建设上,李玉倡导把有水平的学科办出特色来,把有特色的学科办出水平来;在科学研究上,李玉提出了重点发展西部农牧交错区农业,东部山区、半山区特色产业的思路;在人才建设上,李玉实施了“新职工岗前培训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吉林农大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吉林农大所有学科硕士点全覆盖,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也得到了巨大改善。

在获得了科研与教学事业双丰收的同时,李玉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与探索。抱着服务“三农”的思想,李玉把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针对北方食用菌品种混杂、产业化程度低等状况,他开展了符合北方生产环境的黑木耳、滑子蘑、香菇等品种的系统研发,提出“南蘑北移”“东木西草”“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合理化建议,被省政府采纳。为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在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的全国“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的大型专题公益活动中,李玉担任专家团团长,在国内十几个省市作了数十场报告,受众达数万人以上,把食用菌工程创新技术推向了全国。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李玉又有了新的谋划,他说:“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要扎在泥土里。我作为吉林省科技战线的一名老兵,将继续带领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吉林振兴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