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   吉林新闻

变中求新 变中求进 变中突破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7-25 09:39:40
分享

变中求新 变中求进 变中突破

3年来,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公司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核心品种生产的智能制造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图为公司包装车间一角。本报记者 钱文波 摄

本报记者 杨悦 孙寰宇

正是生机盎然、绿意葱葱的季节。

如同这勃勃生机的万物一样,遵循总书记嘱托,3年来,我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创新发展,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振兴工程扎实推进,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四大优势产业迅速崛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地方级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在千亿级水平,质量效益呈现持续提升势头——

吉林人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拨动“加减乘除”大算盘,奏响振兴主旋律。

“加减乘除”一起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7月的延吉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这里调研考察,留下殷殷嘱托。3年后,这里新厂房高高屹立,产品研发快速升级,营销思路开拓创新,发展形势大好。

“3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考察时指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核心品种生产的智能制造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党委副书记、监事长郑长伟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的生产效率比3年前提高了一倍!”曾经为总书记介绍生产情况的生产部长尤海涛告诉记者,总书记考察后,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管理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每一个工人都按照匠人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确保每个产品的质量。

寻足迹,看变化。

3年前土建工程尚未完成的针剂二车间、检测及研发中心、中药提取车间,如今已经投入使用。据介绍,2015年后,企业又新建了发酵提取车间、用于节能减排的回收车间、污水处理站等生产及辅助车间,总投资4亿多元,新增面积2万多平方米。这不仅实现了核心品种“注射用核糖核酸II”的智能化制造,也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和向绿色发展目标迈进。

3年时光荏苒,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的显著变化,只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总书记对吉林新一轮振兴高瞻远瞩。

“一柱擎天”和“二人转”的形象比喻,概括了我省经济结构的核心问题;“加减乘除”法,则指出了破解问题的路径方向。

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新活力加速形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等新的优势产业持续壮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卫星及通用航空、精密仪器与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大众Q工厂项目竣工投产,一汽解放中重型卡车国内市场份额继续稳居首位,全新一代迈腾销量引领B级车市场;中车长客公司生产的“复兴号”新一代高铁投入运营、世界最高自动化等级的国内首列地铁车成功下线;吉化公司丙烯腈、ABS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ABS已进入全球产业竞争第一方阵;重点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打造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高附加值产业链,吉化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产量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4.2%;14户重点玉米深加工企业保持高负荷生产,全年加工玉米同比增长10.9%;赖氨酸、发酵酒精、矿泉水产量居全国前列……

3年来的精彩片段闪回,鼓舞人心,振奋士气。

作为结构调整的又一突破口,“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口号叫得响,工作做得实。过去3年,全省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养老、社区服务、休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服务功能和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卫星+”与服务业各领域逐步融合。

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8%,较2015年的38.8%明显提升;旅游总收入实现3507.04亿元,同比增长21.04%;全省物流总额实现43740.3亿元,增长5.5%;信息服务业发展迅猛,电信业务总量增长91.3%……

这场战役,激励地方你追我赶,动起来、干起来——

现代金融、信息、物流等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强劲动能;“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上线,吉林“村淘”遍地开花,农产品“链”上大市场;全域旅游的“种子”破土而出,“旅游”遍地开花,不断凸显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这些精彩的亮点集结在一起,成为服务业节拍激荡、跨越发展的生动诠释。

“有中生新”,助力传统产业华丽转身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转型忙。在我省,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点,一波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意十足。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挖掘出更多的增长潜力,培育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传统产业从“老爷车”到“巨无霸”,无一不在谋划着“老树发新芽”。

前不久,吉林化纤又一转型升级的力作:精功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投入试生产,作为国内单线产能最大的碳化线,与早先建成的年产12万吨竹纤维项目,形成了吉林化纤振兴发展的混合动力。这两个大项目,创造了装备水平、单线产能、综合能耗、自动化程度等多项全国之最。

在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智慧农业的蓝图已经在黑土地上铺展开来,种田这份“土事业”变得一天比一天现代化。草莓不长在土里,而是栽培在椰壳粉末、秸秆、有机肥里,这些喝着“营养液”,住着“高层公寓”的草莓,标志着民乐村绿色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据了解,传统方式栽草莓,500平方米的棚子一年能产出2000多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则能达到8000斤到1万斤,卖出的价钱也从二三十涨到近百元。一枚小小的草莓,见证了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上升过程。

在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司,转型升级以建设高标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低温修井机、电驱动修井机等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的名牌产品。

在白山,琦祥纸业公司这样的老企业,过去因纸业市场不景气,无法维持只有破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企业重组后主打“循环经济”牌,冲着高档包装用纸全力攻关,没几年就做成了东北三省包装用纸的龙头企业。今年企业又投资10亿元,扩建一个年产50万吨的新项目,届时产能将达到110万吨,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在磐石,持续推进大口径螺纹管、翼缘板等技改项目建设,以行业领先为目标,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中高端、科技型产品,延长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的钢管生产基地和东北最大钢管集散地。

搞好“腾笼换鸟”,盘活“僵尸企业”,积极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我省一直在路上。

“无中生有”,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创新的活力,可以让传统企业萌发新枝,也能助新兴产业加速起航。

眼下的吉林,医药、生物化工、新材料、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新的增长点不断破茧而出。

近年来,“吉林一号”系列卫星发射成功,目前在轨运行卫星达到10颗,累计完成8000余次拍摄任务,遥感数据和影像产品超过110TB;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世界第一款科学级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长光圆辰建成了国内首条独立的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生产线;吉研高科公司碳复合材料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吉林亚泰制药的一类中药新药参一胶囊获批国家一类中药单体抗癌药……一项项重大的科技成果,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出吉林一张张“金名片”。

2017年8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落户长春,作为中国一汽打造智能网联“32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示范区在提供网联汽车测试服务的同时,深入开展智能网联车辆相关产业、智能网联相关课题及标准研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目前,示范区已经搭建V2I(车与路侧基础设施互联)的测试条件,实现利用“5G”网络传输车辆动态信息到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完成了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远程接管等测试应用。

立足于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长春市宽城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化利用为核心,以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重点发展报废汽车、废弃家电产品、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橡塑加工、精深加工再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六大行业,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在白山市,依托亚洲最丰富的硅藻土资源,绿色产业趁势而起,已颇具规模。在当地扶持下,法德龙硅藻土新材料科技公司以创新为武器,研发了硅藻土应用于天然纤维材料技术,属于国际首创,其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现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还有6项发明专利已被受理。

前不久,汪清县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二期顺利并网发电。在项目现场放眼望去,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宛若一片蓝色的海洋。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年均上网发电量为3600万度,年销售收入2700万元。

三年回首,一路信心满满,一路阳光普照,一路风生水起……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不改初心,勇于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低端迈向高端,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新路,细细“绣花”,步步踏实。

放眼白山松水,无论国有民营,也无论规模大小,吉林的各类企业大多都在转、在调、在改。但万变不离其宗,抓手和方向就是高质量,由吉林制造向吉林智造、吉林创造转变。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吉林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