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结中埃青年友谊 共建“一带一路” 中埃青年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共庆中秋佳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9-21 17:05:55
分享
缔结中埃青年友谊 共建“一带一路” 中埃青年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共庆中秋佳节


 

缔结中埃青年友谊 共建“一带一路” 中埃青年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共庆中秋佳节


 

缔结中埃青年友谊 共建“一带一路” 中埃青年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共庆中秋佳节


 

缔结中埃青年友谊 共建“一带一路” 中埃青年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共庆中秋佳节


 

9月2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迎中秋”中埃青年文艺联欢会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地球村上演。表演者们是来自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和埃及开罗大学的青年学生们。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联欢会开场就是中秋文化体验环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和阿拉伯语专业大四学生黎亚楠用中阿双语讲解了中秋文化。“这是我第一次用阿拉伯语介绍中秋文化,很有挑战性,但这也是我们外语学习者的责任。希望埃及朋友们通过我的介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秋文化的内涵,喜爱中国文化。”黎亚楠说。

开罗大学的师生们现场还品尝了美味的月饼。埃及学生莎莎(中文名)说:“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这个寓意太好了。中国的节日有故事,而且很美味。我非常喜欢。”

随后,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演奏了二胡、琵琶、古筝、小提琴等。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英韩双语专业大三学生王天昊是联欢会中方节目的总导演。“我们的节目包含中西方乐器、歌舞等多种形式,但重心还是中国民乐的展示,表达青年一代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热爱和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渴望。”

开罗大学的李晨光(中文名)、刘哲瀚(中文名)带来了快板表演,以流利的汉语和生动的演绎获得现场的热烈掌声。王美(中文名)和马玉洁近(中文名)表演的是中国武术。“ 我们很早就开始学习汉语,接触中国文化,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武术,希望向更多的中国朋友学习交流。”

中埃青年文艺联欢会是教育部“感受东北风,浓厚中埃情”教育援外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感受东北风,浓厚中埃情”教育援外项目由吉林省教育厅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这是我国的教育援外项目首次落户民办高校。埃及开罗大学近20名师生将在12天里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吉林省的历史、经济、文化;通过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中国文化工作坊,学习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通过中埃青年论坛、中埃青年茶话会、中埃青年文艺联谊会、“一带一路”专题报告等,与中国青年广泛互动,结下深厚的情谊。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契机下,中埃两国各领域交往日趋密切,教育领域的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教育厅有关领导表示,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举办“感受东北风、浓厚中埃情”教育援外项目,就是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和学习活动,为两国青年学生创造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更丰富的合作机会,增进青年一代对彼此的认知和了解,厚植中埃两国友好力量,共同为传承和发展双方友好关系做出努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援外项目的系列活动,展示语言学习成果,展现中国大学生的风采。”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兼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杰说,“也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认识到阿拉伯语学习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努力学好阿语,成为中国和阿拉伯语国家友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吉林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外国语大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高层次外语外事人才。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学校非常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开设的13个外语语种中,“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语种达6个。其中,阿拉伯语专业是吉林省地区唯一同时具有招收本科和硕士资格的小语种专业,至今已培养4届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7%,毕业生们大都在埃及、阿联酋、沙特等国家工作、深造。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