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参场“变形”记

作者:孙翠翠 来源:吉林日报
2018-11-05 09:34:27

本报记者 孙翠翠

九月的清晨,阳光斜射,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从层层薄雾中渐渐清晰。

一辆轿车停在山脚下,徐世江从轿车里走下来,带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头扎进了深山。

二参场南北四条沟,一共栽种了12万株果树,每年这个时候,前来订购水果的客商络绎不绝。旅游、赏花、采摘、销售……二参场曾经光秃秃的山坡,如今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二参场退参还林的成功转型。”徐世江说。

二参场建于1958年,充足的土地资源为二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大片的参地都是工人们一锹一镐干出来的。”徐世江说,他的父亲是参场的马夫。马车是参场唯一的运输工具。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二参场一度进入鼎盛期。1997年,参场实行承包制,工人们的干劲再一次被调动,二参场出现了很多“万元户”。

上世纪90年代末,二参场最后一批人参下山,四面的山已经成了秃山。宜种人参的林地消耗殆尽,曾经的参地需要还林,二参场无地种参,陷入绝境。

如何走出“生死局”?这个问题重要又紧迫!

“改革开放后,集安抓住生态优势,特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迅猛。二参场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抓住机遇,通过栽种果树,使秃山重现绿色生机,走出了生存绝境。”徐世江说。

2007年,二参场打破国有企业的参业集体经营模式,实行分户经营税费自负的发展方式,全面实现人参产业向农特产产业转型。

此时的集安,因为生态环境好,早有“东北小江南”的美称,县域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一批批特产业专业镇、专业村不断涌现,扩大了特产业的辐射范围,为旅游等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15年,集安特产业集体升级,形成了以人参为主、带动葡萄酒和其他特产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此时的二参场因为果园发展得好,已经远近闻名。

2017年,集安市实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将特产资源向旅游集聚,二参场借势成立了凉水朝鲜族乡旅游发展公司,将农特果业资源及朝鲜族民俗优势资源紧密结合,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餐饮等服务,形成以赏花游、水果采摘游、乡村民俗游、休闲生态游及民俗风情游为主基调的旅游体验区。

失去“参娃子”,种上“果娃子”,这一失一得间,二参场的秃山绿了,农民富了,徐世江也由一个普通马夫的儿子,变成了二参场的场长。

送走了客人,徐世江望着果园感慨万千。

记者手记:

走进集安,如同走进了一幅画中。美,是集安最大的特点。但集安之美,绝不流于表面。

改革开放的40年里,集安借助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从农闲采山货叫卖,到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再到各种特产的精深加工……集安已将特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不仅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高句丽文化、朝鲜族风情让集安之美,有了更加深远和丰富的内涵。作为优质人参品种“边条参”的唯一产区,集安被称为“国参故里”。鸭江谷、雅罗等大大小小的酒庄,让集安“山葡萄之乡”的美名不断沉淀、酝酿、发酵、升华,为集安旅游增加了无限的色彩和动力。

经过40年的“修炼”,集安把青山绿水的外在之美,化为经济腾飞的内生动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里展开了一段独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