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无悔三件事:入海上天育后人

作者:李开宇 来源:吉林日报
2018-11-13 09:50:58

本报记者 李开宇

“大家久等了!”走廊的另一头传来一声响亮的略带南方口音的问候,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迈着轻快的步伐大步走了过来,身板挺直、精神矍铄、衣着简朴,像极了邻家大爷。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任谁都无法把眼前这位平易近人的老者同科学家联系到一起,他就是中科院院士、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王家骐。

王家骐,中国光学仪器领域响当当的名字,为国家锻造了多个“国之重器”的科学家,几近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深秋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长春光机所,走近他,探寻他独特的科研世界。

“我可不是什么科学家,就是个‘铁匠’,改行了而已。”听到大家称他为科学家,王家骐连忙摆手笑道。

自称“铁匠”的王家骐1940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锻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66年在长春光机所全属压力加工专业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开始了他的“光学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大半辈子。

王家骐说:“我这辈子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给国家研发了系列弹道导弹的光电瞄准仪;第二件是给‘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和卫星装上了对地观察的‘眼晴’;第三件事情是我正在做的,为我的学生‘打工’。”

以国家之务为己任——

入海擒蛟龙

提起自己这辈子做“第一件事”的经历,王家骐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所里接到一个任务,为我国的第一艘导弹核潜艇研制弹道导弹光电瞄准仪。“那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资料,国家正处内忧外患,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力更生,一点点摸索,但当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必须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在王大珩、唐九华等所里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王家骐带领科研组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仅用两年时间就研制出了两台陆上型号弹道导弹光电瞄准仪样机。1982年由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海上型号的潜地弹道导弹光电瞄准仪样机,参加全系统的海上试验,经受住了严酷的海试任务,导弹命中靶心。

“当时,我的岗位就紧挨着导弹发射筒,国外导弹试验时爆炸的事故屡见不鲜,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面对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面对国家的重大需要,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站在那里!”

试验那天,王家骐特意穿上了一套最好的衣服——毛料中山装。别人问他,为什么要穿得这么正式?他风趣地说:“一旦出了事,自己人把我打捞起来也就算了,要是外国人打捞起来,怎么也要穿得好一点,让他们看看中国科研人员精精神神的样子!”

凭着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执着,科学项目他搞一样成一样。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潜地弹道导弹光电瞄准仪于1985年圆满完成了海试,1987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他又主持研制了星敏感器和星光仿真器,经过三年探索完成研制任务,装备了有关实验室,1991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挑战带来新成就——

上天揽九星

进入90年代,又一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王家骐的身上,这也是他这辈子做的第二件大事。

当时,欧美国家的空间遥感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已在太空构建起庞大的遥感网络,而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高分辨率空间光学相机,几乎是空白。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长春光机所承担了研制两台光学遥感载荷的任务,王家骐成为项目的负责人。

承担任务之初,所里还没有航天相机的研制经验,研制团队面临着各种挑战。因为经验不足,可参考的资料也不多,研制过程中经常是刚攻克一个难题,马上就出现下一个难题,王家骐只能带领大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2000年,为了按时交付相机初样,全体参研人员连续奋战118天,不仅没有休息日,还要经常加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保证了产品按时交付。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太空之旅平安返回地面后,其他分系统的科研人员已开始庆祝胜利,作为飞船应用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王家骐却丝毫不敢松懈,飞船轨道舱还在太空运行,空间科学实验还将持续半年左右的时间,他们的科研成果还有待检验。当看到第一幅画面清晰的图像从天上传回地面测控站的那一刻,王家骐手捧照片,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这图像中饱含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更承载着大家为祖国科技进步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神舟五号”相机任务完成后,王家骐带领研制团队马不停蹄地继续研发“神舟六号”相机。全所科研人员齐上阵,经过了700多天的奋战,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后,相机系统所有功能都准确无误,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任务书要求,此时的王家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能取得那样的成功缘于老所长王大珩倡导的‘一竿子插到底’的科研精神,他一直要求我们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技术攻关以至研发成品,都要自己来,要拿出为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服务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来,这样的理念指导了所里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王家骐意味深长地说。

科研战场“永不退役”——

悉心育后人

2005年,王家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他的指导、推动下,长春光机所在空间光学遥感领域不断创新,各型先进光电载荷频出,成为中国空间光学领域的一面旗帜。

如今已78岁高龄的王家骐仍然坚持每周工作6天,他说:“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培养年轻人,在科研上助他们一臂之力,这也是我这辈子要做的第三件事。”王家骐称自己是学生们的免费“打工仔”,每当研究遇到难题,不用学生们提出来,他早早就已经为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

“创新是在艰苦的劳动中取得的,年轻人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要有团队精神。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心中有戒不妄为,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党不忘恩。”科技需要创新,科研精神需要传承。作为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他经常勉励学生要吃得起苦,耐得了寂寞。

玉汝于成,爱为源头。这爱,对王家骐来说,是对祖国人民的大爱。“人这辈子做的事情分两种,一种是你想做的,一种是你必须要去做的。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能够把自己热爱的工作和国家、社会以及时代赋予的使命紧密相连,充分施展才干,为国争光、作出贡献,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点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