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创新闯新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两年始终保持“人虎两安全”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2017年开展两项体制试点以来,试点区各责任单位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实现东北虎豹在中国境内稳定繁衍生息,有效解决东北虎豹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体制创新,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积累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实干创新闯新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两年始终保持“人虎两安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3-29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2017年开展两项体制试点以来,试点区各责任单位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实现东北虎豹在中国境内稳定繁衍生息,有效解决东北虎豹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体制创新,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积累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3月21日至25日,东北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张陕宁带队到黑龙江林草局、延边州林草局及虎豹局各分局,对虎豹栖息地保护修复、虎豹等野生动物保护、生态补偿、生态损赔偿、疫源疫病及自然资源资产改革期工作推进情况等进行调研。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两项试点过度期和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吉林、黑龙江两省政府鼎力支持,虎豹局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各分局排除万难、勇于担当,保证试点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虎豹公园内道路两侧及村镇周边高高耸立的擎天柱、宣传牌、标语条幅等,向公众召示着虎豹国家公园试点的显著成效。

在天桥岭分局,局长杨喜强介绍说,天桥岭分局在虎豹保护工作中实行“五链衔接,编制成网”的布局。即“密织防控巡护链,畅通本地信息链,创新媒体宣传链,打造协同执法链,拓展联动保护链”,积极推动五链资源整合,尽快形成资源保护合力。将“三清三保”确定为“试点”窗口期的工作重点。即“清晰虎豹分布范围,清晰虎豹活动轨迹,清晰虎豹生活规律,确保巡护人员人身安全,确保虎豹生存安全,确保虎豹食物链体系安全”。

汪清分局胡立平局长介绍说,汪清分局结合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统一规划,全面实行SMART系统用于森林资源管护,做到了责、权、利有机统一。健全完善《森林管护管理办法》,推行“局、场、站、点”四级管护运行机制,不断加大巡护排查力度。架设红外相机315部,拍摄虎豹视频千余次,并建立了鹿种源救护繁育中心1处。

绥阳分局开展了管理站标准化建设,设立了宣教中心和东北虎保护展览馆,广泛开展保护宣传活动,建设了标准化救助中心,开展全方位清山清套行动,虎豹保护深入人心。

记者在大兴沟局了解到,大兴沟局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与11个林场签订责任状,将野生动物保护落实到人头地块,形成“任务落实上下联动,责任落实上下相连”的巡护清查模式,确保野生动物保护全覆盖、无盲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并组织林场巡护员和青年志愿者对辖区内的林场和村屯进行如何宣传教育,重点对有过盗猎历史的人员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教育和监督。

穆棱局则将反盗猎工作常态化。动员组织多方力量加入到反盗猎清山清套行动中,认真开展“零猎套社区”建设。完成区域内60名志愿者野生反盗猎SMART巡护培训班培训工作。并建立8处冬季补饲点和饲料投放工作,保障东北虎豹食物链充足。

东宁局加强野外科学监测,并与2018年10月拍摄到东北三省20年没有发现的野生斑羚实体影像。实行“双条线管理”方式即林业局、林场、养殖户和镇村,进行全面排查,并按照省林草局的安排,多次进行标准检测,有效控制了非洲猪瘟等疫源疫病的发生。

珲春局加大清山清套工作力度,至2018年12月底,共开展清山清套580次,共出动清山清套人员19210人次,清山车辆1739台次,清理面积48000多公顷,清缴各类猎捕工具514件,拆除电子围栏9000多米。成功开展野生动物救助行动,进行大规模野外补饲,利用专项资金购置稻谷玉米共20000斤进行野外投食。

珲春市局组织志愿者和专业巡护队开展清山清套和样线巡护。对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进行受理、认定、评估和补偿金发放。2018年共受理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案件152起,涉及东北虎肇事案件24起。

在调研过程中,张陕宁强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是中央部署开展的生态建设试点工程,是我国第一个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家公园,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恢复栖息地环境,确保东北虎豹安全,避免发生“人伤虎、虎伤人”事件是试点期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调研可以看出,虎豹局各分局认识统一、积极部署、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为虎豹等野生动物保护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积累了很多经验。希望各分局充分认识栖息地保护和虎豹等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强化宣传,多方投入,提升野生动物救助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虎豹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新家园闯出新路子。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