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密江乡下洼子:美丽山村 年年有“鱼”

珲春密江乡下洼子:美丽山村 年年有“鱼”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7-30 14: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来到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不由得让人想起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这水中的游鱼已经成为了村民眼中的“金鱼”。

下洼子村冷水鱼产业项目座落在青山绿水间,项目总投资378万元,2016年12月正式投产,养殖红点鲑、撑子鱼、大西洋鲑等,不仅为村内贫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更帮助下洼子村摘掉“穷帽子”。

“我们不断创新思想,在延吉建设了下洼子村冷水鱼延吉直营店,试营业以来,已经销售了近2万元的冷水鱼了。”下洼子村第一书记李君介绍说,下洼子村共有贫困户14户28人,村民大多指望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冷水鱼养殖项目让村民们从原来的靠天吃饭转化成为集体分红,下洼子成为贫困户全部脱贫的先进村。

在脱贫摘帽过程中,下洼子村立足长远延伸发展链条,投资建设民宿旅游项目,通过微信和网络平台营销模式,推进线上线下宣传推广,逐步形成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既壮大村集体收入,更为村民平添了农产品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下洼子村结合实际,发展庭院种植产业,贫困村民房前屋后的“方寸土地”,成为了脱贫致富的第二战场,茄子、土豆、甜玉米等不断被送往市民的餐桌上。

“我每天都去冷水鱼基地打工,闲暇时在自家小院里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一年收入5万多元,早就退出贫困户行列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郭成全说,自脱贫攻坚以来,医疗、住房等政策不断落实,村民的压力越来越小,光伏发电、庭院种植等项目先后落地,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摘下穷帽奔小康。现如今,村民们“心思”越来越活络,开始自主谋划产业,努力奔向富裕日子。为提高村民素质,村里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让村内民风愈加淳朴,一幅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成为大山深处的吸睛风景。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