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讲好吉林故事

在旅游资源展区,长白山、长影世纪城、查干湖等我省“拳头”景区一一亮相,富饶农场等新晋的热门乡村旅游单位也都有一席之地。纵观展区,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行业与吉林文旅深度链接,吉林文旅的内涵也随着文旅融合的纵深发展在不断地丰满。

文旅融合,讲好吉林故事

来源: 吉林日报
2019-08-24 15: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雄浑壮丽的天池被做成了凹凸可见的立体式陶瓷壁画,“顽石”茶台随着水温变化显现出冰湖腾鱼的壮美画卷,随处可见的玉米茎叶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了环保耐用的家具器物……8月23日,这些让人大开眼界的文旅商品,在省文化和旅游厅搭建的展区内惊艳亮相。

文旅展区位于“吉林馆”的最北端。围绕“22℃的夏天”和“冬季到吉林来玩雪”两大主题,省文旅厅设置了旅游商品、非遗+扶贫、博物馆、旅行社、旅游资源等多个板块。

在旅游资源展区,长白山、长影世纪城、查干湖等我省“拳头”景区一一亮相,富饶农场等新晋的热门乡村旅游单位也都有一席之地。

在光东村展位,刘玉正在忙碌地向来往的游客、客商推介优惠活动。“扫码加好友,可优惠入住朝鲜族民宿。”

刘玉是延边州光东村旅游公司的负责人。这几年,为了推进特色乡村旅游高质量转型,这个我省东部的小乡村,不仅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规模化地开发了设施齐全的特色民宿,还顺应消费者需求,做起了线上、线下推广营销。

在旅游商品展区,记者注意到,冰雪题材的刀刻油画、刺绣精美的乌拉草坐垫等做工精良的特色旅游商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民族刺绣、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品,也都围绕着冰雪、避暑等资源研发出了全新产品。

随着我省文旅产业的品牌体系打造,长白山、查干湖、净月潭等目的地特色鲜明,还涌现出了“鲜”到延边、雾凇之都等都市旅游新名片。此外,“吉刻出发”“驾红旗车游精彩吉林”“西行漫记”等自驾游产品的落地,持续丰富着我省旅游产品体系。吉林文旅的新玩法、新线路对游客和旅行商有很大的吸引力。

来自陕西省的罗先生特意找到文旅展区,将我省的旅行线路宣传页和路书等资料册尽收入囊中。“到长春3天了,这里天气清爽宜人,很舒服。想再多了解一下吉林。”

吉林是农业大省,很多地区有农民画的传统。在此次展会上,来自桦甸市的“山妹子”王咏梅带来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民画。与印象中不同的是,画是画在石头上的,备受参观者青睐。“从河里捡的石头,随形用丙烯上色,有梅花鹿、丹顶鹤,还有雪乡、森林。”这些巴掌大小的石头画,可观赏可把玩,讲的都是吉林的事儿。

每一件旅游产品的背后,都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都是一方水土的缩影。

在文旅展区的一角,不少游客正在往记事本上印着印章。“勇敢”“乐观”“奋斗”“拼搏”的冰雪精神,舒兰大米、黑水西瓜、通化葡萄酒等丰富的吉林物产图案,还有长春火车站、解放纪念碑、鹤塔、和平广场、摇橹人等城市地标,每按一下,便有一个吉林符号印在本上。

这百十来枚线条流畅、内涵丰厚的印章,出自张瀚文团队之手。从事了十多年广告行业的张瀚文,看到家乡的游客越来越多,发现旅游商品开发有极大潜力。他从最擅长的平面设计着手,凝炼、搭建极富吉林特色的视觉体系,以城市、冰雪、红色旅游作为切入点,制作特色印章。

纵观展区,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行业与吉林文旅深度链接,吉林文旅的内涵也随着文旅融合的纵深发展在不断地丰满。

几位非遗传承人正在现场制作剪纸、编结绳、画油画,精湛的技法引人驻足。人流带动客流,不远处,文旅热销产品竞拍活动开始,拍卖所得用于开展扶贫公益活动。小公益传递正能量,不少观众慷慨解囊。

“这次带来的雪娃玩偶、蒙古族刺绣布艺钱夹,很多是贫困群众、当地农户手工制作的。这些商品在展会上非常受欢迎,这种传承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销售前景非常好。”松原鼎润文化的齐欣高兴地说。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