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乡村振兴之魂 谱乡风文明新韵

铸乡村振兴之魂 谱乡风文明新韵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25 16: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几年,吉林延边州安图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行“四级联动”,积极开展“九个一”活动,乡风文明建设呈现出崭新气象。10月22日,在全州乡风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安图县作为代表围绕环境卫生整治、挖掘传承传统文化、突出党建引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整治环境 增颜值

新合乡发力除“痛点”,把脉开“良方”,从孩子抓起,培养文明习惯,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中心小学的257名学生,全部成为“环保小卫士”,课余时间发挥小小监督员作用。学校定期总结表彰,选树典型,鼓舞士气,激发热情,让活动更出彩。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乡村,文明整个社会,至此变成了现实。

“十户一组,共担荣辱”是松江镇建设美丽乡村率先推行的一种自治模式,41个行政村组建了333个小组,选配组长347人。组长的“身份牌”放置在家门口醒目位置,以村容整洁“四净三齐”为标准,建立起“日保洁、周整治、月督查”制度,每月召开村民大会,公布评比结果,并对排名靠前的授予“流动红旗”、给予资金奖励。这种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村民抱团联动意识,使邻里之间更加和睦。

浸润文化 提气质

好习惯养成了,好风气形成了,全县乡村不仅有了“颜值”,也更有了“气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精心绘制“会说话”的“文化墙”,让群众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注重乡村内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讲好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安图故事。

大格局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旅游业大发展。以“旅游兴州”推动了绿色转型发展,安图被列入“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先后打造了矿泉水文化旅游节、朝鲜族民俗文化节、农耕文化节、酱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谋划包装了县城至奶头山村等3条红色旅游线路,让红色文化永放光芒;大型原创歌舞剧《长白山阿里郎》精彩呈现,剧中融入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广大群众以更加视觉化、形象化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厚植家风 富内涵

在“铸魂”过程中,安图还在乡间村里构筑起了建设乡风文明、培育新时代乡风文化的阵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弘扬了传统,留住了乡愁,重塑了文化。

作为全县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古城村两年前办起了老人学校。“家风正则民风正。”正是有了这样传承家风、家规、家训的群体和适时开展的“乡村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让家风更加良好、民风更加淳朴、乡风更加文明,有力地引领着安图人感恩、奋进、守正。

党建引领 聚精神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村党组织是村里的主心骨,是“扶志”“强心”的助推器。

王平堂,龙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班子提炼出“平常工作法”,扭转了龙泉村的风气,提升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引导群众知足、争气、感恩,使妇女改变“张家长、李家短”的不良习惯。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大有改观,产业发展卓有成效。

浓郁的乡风文明浸润了人们的心田,安图大地悄然掀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热潮。村党组织的工作得到更多群众的支持。

盘道村85岁老人张清旭,隐居56年。驻村第一书记侯志国多次登门,用真情换真心,老人终于同意走出地窨子,住进新房子。从此,他告别孤独、回归现实生活,坚持看电视、听收音机,了解党的政策,关心村屯发展,不忘党的恩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感恩让文明之花绽放美丽,感恩让乡风文明无处不在。如今的安图,文明沁润乡土,乡土迸发激情。安图经济开发区也将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