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团圆夜,冰雪“守隧”人

万家团圆夜,冰雪“守隧”人

来源: 新华社
2020-01-24 09: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长春1月23日电(记者金风、司晓帅)隆冬时节的长白山区,白雪皑皑,风光旖旎。新春的脚步一天天近了,一拨拨的游客来此赏雪度假,迎接传统佳节。山脚下,同样银装素裹,但这里并没有熙来攘往,一片静谧清冷。

傍晚时分,长白山老岭隧道旁的劈柴声,打破了冬日寂静。

58岁的铁路桥隧工王卫友,正卖力地挥舞着斧子。他身后的小屋里,工友汪纯发、张衍波忙着洗白菜,削土豆。

“烧上火,咱就可以炖菜了! ”王卫友抱着柴火走向灶台。

慢慢地,顶着“雪帽子”的村庄,开始升起袅袅炊烟。这哥仨可不是来体验农家乐的,他们来自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小屋是他们作业的巡守房。“吃过晚饭,咱得去隧道打冰!”王卫友说。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通化工务段的铁路桥隧工人在巡守房附近的小溪打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梅集线铁路迂回蜿蜒,直入长白深处,4198米长的老岭隧道就枕卧于此。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每年冬季老岭隧道墙壁、洞顶的渗水都会形成坚硬的积冰,一旦被高速行驶的列车剐蹭,极有可能造成脱轨等严重后果。

王卫友和工友们要“打”的冰,就是它们。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通化工务段的铁路桥隧工人进入老岭隧道内进行打冰作业(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凌晨三点,隧道打冰时段开启。仨人穿上厚厚的工装,操上打冰竹竿、铁锹和镐头走出房门,在没过靴子的积雪中吃力地前行,朝几十米外的隧道口走去。

老岭隧道里,伸手不见五指。王卫友打开手电筒,在光束的指引下,抬头观察墙壁和洞顶。

隧道约800米处,半扇隧壁被冰层覆盖,而洞顶垂下的冰柱足有十几厘米长。王卫友戴上防护眼镜,挥起铁镐刨向挂冰。大块的冰不断掉落,冰碴四溅,砸在脸上生疼。一旁的工友汪纯发用长竹竿够向洞顶,咣当声起,脆断的冰柱一截截砸向地面。负责装袋的张衍波弯下腰,一块一块从地上捡起这些冰坨子。不一会儿,冰块就塞满了整整三个编织袋。他们把冰块一袋袋背到几百米外的斜井,又返回继续作业。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通化工务段的铁路桥隧工人在老岭隧道内进行打冰作业(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十厘米的冰柱一小时就能再长一倍,不及时打掉,刮碰列车可不得了。”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铁路工人的王卫友,在这个隧道打冰已整整12年。他告诉记者,最怕的就是气温忽冷忽热,“温差大,挂冰就特别多。装着六七十斤冰块的编织袋,一天得背出八十多袋去”。

凌晨六点半,作业渐近尾声。三位桥隧工的贴身衣裤已被汗水浸透 ,他们解开外衣透了透气,瞬间现出一片雾气。

天微亮,回到巡守房的他们,又开始生火、烧水,准备早餐。休息几小时后,他们还得利用白天的打冰时段继续作业。

爬上火炕,王卫友终于可以好好喘口气。这间30平方米的小屋,火炕占去了半间。此时,灶台上大锅冒着热气,炉膛里劈柴噼啪作响,火苗舔着锅底直往外燎。距灶膛不足半米处,烘着三人打冰作业的衣服。

老岭隧道远离乡镇、交通闭塞,平日里1名工长和6名桥隧工需要混编成几个小组,轮流带着食材和生活用品到这里驻扎,一待就是好几天。

一觉醒来,通化桥隧车间带班工长刘传双提着肉馅和春联出现在大伙面前。“过了小年就是年,咱们今天吃饺子!贴春联!”他说。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通化工务段的铁路桥隧工人准备煮饺子(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吃上酸菜肉馅饺子,王卫友有点想家。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连续四个除夕夜没在家过了。可今年他又主动请缨,让车间的年轻人回家过年,“除夕夜是万家团圆守岁时,咱桥隧工不也是‘守隧’吗?”王卫友笑着说。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