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第一线 ——访原长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洋

社区医疗机构接诊患者,对疑似人员要及时向定点医院输送,同时要建档记录基本信息,等待最终确认,确保疑似患者不流失,阻断可能出现的传染源。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能随意喷洒,既要有效预防,又要防止消毒药物对人体的侵害。

重返第一线 ——访原长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1-30 13: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钟南山院士向全社会呼吁“近期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再去武汉了”,而他满脸疲惫出现在广州飞驰向疫区武汉的高铁上,这位84岁的老人被网友称为“最美逆行者”。

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疾控中心,我也见到一位这样的“逆行者”。她本可以响应政府号召,安全地呆在家里休息。然而,在疫情蔓延、人人自危的艰难时刻,这位老人主动向辖区政府疾控部门请战,毅然走出家门,冲上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她就是原长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洋。

1月29日下午,当我赶到长春经开区疾控中心大楼时,王洋正在和一群穿白大褂的防疫人员忙碌着。她几番婉拒,直到最后才局促不安地在办公室一角坐下来。

王洋是长春市疾控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从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40余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连续44天没回家,每天的奔波双脚磨起了水泡,没叫过一声苦累。

王洋说:“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我每天都关注疫情发展。特别是长春市发现输入性病例后,我心急如焚,再也在家坐不住了。”

“疫情防控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科学,防控人员做流行病调查面临很高风险。有一年,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医院接触的一位患者,头天接受询问调查,第二天就去世了。”

王洋反复强调:“疫情对人类是从不留情的。”

“重返防控一线,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与2003年抗击非典有很大的不同。我看到在党中央和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党和政府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防控能力,方方面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了,形成了防控疫情的强大防线;我看到基层领导干部对疫情的高度重视,管委会主任何泉秀春节一天都没休息,每天都来疾控中心调度情况;街镇干部排查、社区医院提供服务,一切工作有条不紊。这就夯实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实基础。”王洋说。

长春经开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社会医疗事业仍然与主城区不可同日而语。王洋上岗后,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社区医疗机构接诊患者,对疑似人员要及时向定点医院输送,同时要建档记录基本信息,等待最终确认,确保疑似患者不流失,阻断可能出现的传染源。

社区排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特别是强化社区宣传,发动群众,树立起“人人预防,大家安全”的理念,让群众主动参与并互相提醒监督。

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能随意喷洒,既要有效预防,又要防止消毒药物对人体的侵害。

。。。。。。。。

王洋还对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预防提出建议。

出门戴口罩。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害人的呼吸道,飞沫传染是主要传播渠道。居家最安全,但不得不出门时,一定带好符合标准的口罩,阻断病毒侵害渠道。

进屋要洗手。洗手要使用洗手液,流水全面清洗,手心手背指缝都要清洗到位。

营养要均衡。以上两条是治标,营养膳食是治本,练内功,增强自身免疫力。

隔离观察人员也不要太过焦虑,要主动配合政府防控人员,保护好家庭其他成员,及时报告自身体征变化。吉林省、长春市医疗资源丰富,完全有能力战胜病毒的侵袭。

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每天都有好消息鼓舞着我们,也有坏消息滋扰着我们。在逆境中揣定一颗大爱之心,抱定战胜病毒的信念,笃定前行的脚步,那种不惧生死的身影永远是最美丽的。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分享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