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马车再发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是离不开消费拉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新的消费模式,我省的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宅经济”“云消费”,成为近期社会上走红的新名词。

让消费马车再发力

来源: 吉林日报
2020-05-05 09: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记者 王旭

投资、消费、出口,常被人们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一季度,我省在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呈现增长态势的同时,网络零售增速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13.6%,其中3月份增长35.1%,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把握消费领域的新亮点、新趋势,促消费,稳增长,做好消费拉动这篇大文章,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吃穿住用,确保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供用充足,在前一段疫情高峰期间更是必须优先做好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度百货关了,餐饮停了,文旅歇业……但全省超市业克服困难,始终坚持营业。尤其是欧亚等龙头连锁超市,在保证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与此同时,全省相关部门多方联手,积极组织关键性的商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严厉打击伪劣假冒以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基本实现了疫情期间保供稳价的既定目标。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是离不开消费拉动。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赵新宇教授认为,在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循环中,消费是最终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消费打不开,直接反溯影响生产环节,因此扩大内需和复工复产同样重要。

近来在长春买车的人发现,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又有新的优惠了。购买长春市生产并在省内销售落籍的汽车,每辆给予购车价格3%的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4000元。

汽车工业是我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上下游带动作用明显,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稳定地方财政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李北伟教授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省汽车行业复工复产比较早。为支持一汽以及整个汽车产业发展,我省出台包括促进汽车消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已初见成效。

李北伟认为,国内疫情高峰过后,汽车行业很大程度上会出现一个新的窗口期,行业需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弹。一定要抓住时机,跳出一般性的整车生产行业视角,着眼未来消费形态变化,站在更高层次的汽车经济、汽车文化高度积极谋划加速整合行业资源、加速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有更大份额。

前几天,长春市某小区业主群里这样一条信息激发了不少人的热情:社区开展“邻里惠购日”活动,“欧亚三环”给业主发放专属消费券。

发放消费券是一种备受各界欢迎,能够比较好地撬动消费增量的好形式。不久前,长春市宣布为“促消费、惠民生、增活力”,面向社会发放总额度为1亿元的消费券,同时还将组织开展购物发票抽奖促销等活动。

疫情催生了众多的消费领域新现象。近一时期,我省众多驻村第一书记纷纷走进网上“直播间”,代言本村特色农产品,销售业绩极为可观。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为我省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大利器。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新的消费模式,我省的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宅经济”“云消费”,成为近期社会上走红的新名词。

为抓住这一趋势,乘势而上,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并将线上消费做大做强,我省提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采取与知名网络平台合作或自建网站的方式,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开展“网红直播”“网红带货”等线上促销活动;充分利用新平台、新技术,与“云闪付”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围绕“信用消费”开展促销,推出“分期”“免息”“零首付”等服务;加快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大力发展“网上菜市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数字商贸新模式新业态,指导企业创新开展“社区代购+集中配送”“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

3月31日,省商务厅下发了《多措并举精准有序促进商业消费的指导意见》,就扩大消费规模、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汽车消费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目前,全省各地不仅“购物节”“嘉年华”“家电节”等各种主题促销活动已经开展起来,其他各项政策措施也正在加速落地到位。

把因疫情影响被抑制、被延迟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可以这样说,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消费马车的再发力。

(王旭)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