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山绿水美丽吉林

“2020年底,我省提出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从机制体制上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我们实施全国领先的废水处理综合再利用工程,人造丝生产余热回收再利用工程、生产废气处理工程、锅炉脱硫脱硝改造工程、循环水热量回收利用工程,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打造青山绿水美丽吉林

来源: 吉林日报
2021-01-28 09: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记者 刘姗姗 赵梦卓

政府工作报告把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今年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治理、健全生态保护机制……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如何在“十四五”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绿色文章”?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保持”“提升”——污染防治久久为功

“2020年,全省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远远好于国家考核要求,消灭了劣五类水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得到全面治理。”提起污染防治攻坚战,从事环保工作多年的蔡鸿亮委员感触颇深。

过去一年,我省将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作为事关战略全局的政治任务,制定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实施方案、决胜攻坚实施方案,逐级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持续推进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和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2020年底,我省提出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从机制体制上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绿色发展保驾护航。”蔡鸿亮说,各级政府将生态环保理念贯彻到发展各个领域,不仅在思想层面达成共识,同时在实施层面也在不断深入细化。“河长制”“湖长制”“林(草)长制”……多管齐下,形成治理合力。

绿色发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上项目、添设备,确保达标排放……国有企业要带头实践绿色制造,这是我们的责任。”宋德武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从源头减少污染减排。多年来,吉林化纤坚持“清洁生产、源头控制、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环保工作方针,在新建项目扩产能的同时,同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环保水平。

“十三五”时期,在吉林化纤集团先后建设20多个项目中,环保治理工作投入累计达3.6亿元。

“我们实施全国领先的废水处理综合再利用工程,人造丝生产余热回收再利用工程、生产废气处理工程、锅炉脱硫脱硝改造工程、循环水热量回收利用工程,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谈起企业绿色发展,宋德武代表滔滔不绝。

绿色制造不仅关乎企业发展,更关乎员工幸福感。“现在走在厂区,员工们都感到环境越来越好了。”宋德武表示,“十四五”时期,吉林化纤集团将继续从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治理绿色化角度入手,推进环保排放升级,脚踏实地实践绿色制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履行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吉林蓝”越来越多,江河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发生喜人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王丹代表说。

王丹表示,以她所在的城市梅河口为例,当地城乡垃圾清运实现一体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推进,建成“三纵三横”河湖连通工程,形成全域生态水系,“我们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美,在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十三五”期间,梅河口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营商环境和绿色发展5个“全国百强”称号。

“如今,走在梅河口,不只是一街一景,而是全域都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王丹说,当地打造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龙湖公园便是融合自然风光、园林景观、生态水系于一体,让百姓真切体会到“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惬意生活。

(刘姗姗 赵梦卓)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