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技进乡村 备耕充电忙

进入三月,春潮涌动,各地乡村涌起备耕生产热潮。在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的果园里,果农们正在认真聆听农技人员讲解果树剪枝的相关要领。在东辽县,一系列针对“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的培训班相继开班,专家们分别从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机的选择、北斗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应用与装备等几个方面为农民进行讲解。

吉林:农技进乡村 备耕充电忙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 2021-03-15 10: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进入三月,春潮涌动,各地乡村涌起备耕生产热潮。一批农业技术专家、土壤医生奔走在乡间,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为实现全年农业高产高效夯实科技基础。

  近日,在长岭县农机推广总站,高素质农民科技培训班开班授课,培训以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为重点内容,围绕“高素质农民应具备的能力及增收途径”“小麦花生杂豆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讲解。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进行,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在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的果园里,果农们正在认真聆听农技人员讲解果树剪枝的相关要领。村民赵洪生这几年在县农技总站的帮助下,种植红苹果,每年到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都过来手把手地进行技术指导。

  在东辽县,一系列针对“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的培训班相继开班,专家们分别从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机的选择、北斗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应用与装备等几个方面为农民进行讲解。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省农业相关部门就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采取技术指导和组织培训的方式,组织农业、农经、农机等方面相关专家走村串户,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政策解读。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