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后代回来了!殉国地再讲将军故事~感人

他这次回来,不仅是缅怀和祭奠爷爷,还接到了“白山红色故事宣讲团”的任务,给靖宇县的小学生、民兵和老乡们,讲讲爷爷当年奋战的故事。

英雄后代回来了!殉国地再讲将军故事~感人

来源:白山发布 2021-04-03 09: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陷阵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3月31日,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响起了嘹亮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带头领唱的正是杨靖宇将军的嫡孙马继民。在清明节前夕,马继民再一次回到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他这次回来,不仅是缅怀和祭奠爷爷,还接到了“白山红色故事宣讲团”的任务,给靖宇县的小学生、民兵和老乡们,讲讲爷爷当年奋战的故事。

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马继民给杨靖宇小学的孩子们讲述着爷爷和战士们不懈奋斗、顽强抵抗敌人侵略的故事,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他给孩子们讲起杨靖宇将军小时候也是一个刻苦好学的孩子,鼓励孩子们不仅要学习将军的故事,更要学习将军身上勤奋努力、不屈不挠的精神。马继民看到60多个孩子纷纷围在身边听得越来越起劲儿,便问起大家会不会唱杨靖宇将军创作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孩子们齐刷刷地回应到“会!”铿锵有力与青春活泼的歌声融为一体、响彻展厅,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力量,马继民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面对靖宇县人武部的民兵们,马继民深情地讲起杨靖宇将军牺牲前的那些片段,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面对日寇的包围和进攻,战士们英勇战斗、不畏牺牲。民兵们的眼神里闪烁出点点星光,他用感人的细节、详实的史料讲述着当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激励靖宇县人武部的民兵们要循着革命先烈的步伐,在弘扬抗联精神的道路上奋斗下去,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新时代推进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话用在靖宇县保安村村民见到马继民时的场景,是再恰当不过了。当得知眼前的这个中年男子就是杨靖宇将军的嫡孙时,大伙儿都热泪盈眶,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拉着马继民的手在炕头上唠起了家常。一张“欠条”打开了村民宋镇的“话匣子”,他和马继民聊起了当年杨靖宇将军向宋镇的爷爷借米的故事,一起回忆祖辈们军民共同抵御外敌的峥嵘岁月。村民李松美开心地和马继民说起现在的美好生活,含泪的笑容里充满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

马继民并非是一枚“新晋”宣讲员,十多年来,他一次次踏上这片深深烙下爷爷印记的热土,用一句句淳朴的话语、一段段真情的互动,讲述着英雄先烈的故事。在靖宇县,能讲杨靖宇将军故事的人数不胜数,靖宇人民也深深地爱着杨靖宇将军,80多年来,红色精神一直浸润着这座英雄城,激励着靖宇人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奋斗出幸福的生活。而“白山红色故事宣讲团”就是要传播好红色故事,赓续英雄留下的红色血脉,鼓舞一代又一代的白山人民铭记历史、学好党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记者:鄢然 视频:王祺元李继贵 于涛 逄伟强 于广泽 郝春鹏 责任编辑:鄢然编辑:姬广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