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吉林省跨境人民币政策暨业务宣讲会以现场和视频连线相结合的形式顺利举办。此次宣讲会由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联合吉林省商务厅举办,吉林省金融学会和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承办。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吉林省辖内各级人民银行、各银行机构和涉外企业共6.02万人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参会。80家涉外企业参加了现场会议。与会者围绕普及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支持稳外资稳外贸,金融赋能吉林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主题进行了宣讲和交流。
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在计价结算、投融资、储备货币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解读了人民币国际化最新政策——六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跨境人民币新政的认知和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介绍了人民币跨境收付系统标准收发器产品在标准统一、使用灵活、功能丰富、易于拓展等方面的亮点,以及产品的应用流程,表示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将会同银行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重点讲解了以处于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的企业的金融需求为中心,提供的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主要介绍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境外放款、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境外发行债券、跨境并购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的特点及业务优势。
据了解,人民币国际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一直以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人民币国际化各项举措,坚守尊重市场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本币优先、风险可控的原则,积极创新产品和改善服务,推进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人民币已连续8年成为我省第二大跨境收支货币,对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节约企业汇兑成本、规避企业汇率风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我省对外经贸发展。
经过十余年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从零起步,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货币等基本排在全球第五的位置,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系统)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致力于为包括参与者在内的市场成员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资金清算服务,推动金融业双向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服务‘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清算公司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市场需求、加快系统建设、参与者发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等,着力构造人民币资金畅通流动的国际‘大动脉’。” 当前,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企业经营策略层面,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都变得日益重要。
(陶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