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6月22日,全市人民期待已久的通化大桥顺利通车。早上6时30分,记者在通化大桥通车现场看到,宏伟的桥身横跨浑江两岸,傲然挺起的飞燕钢拱造型雄浑大气,仿佛张开的翅膀,迎接期待已久的人们。”  早上7时30分,通化大桥在山城市民的热切期待中正式通车,振翅欲飞的飞燕造型也昭示着通化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美好未来。

通化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来源:吉林日报 2021-06-24 09: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22日,全市人民期待已久的通化大桥顺利通车。 本报记者 隋二龙 摄

本报讯(记者隋二龙 李铭)6月22日,作为连接通化市江东和江北两个区域的重要纽带,建于1985年的江北大桥,在经历30多年的风雨后,以“通化大桥”的崭新身份涅槃重生,正式通车,成为通化地标性景观大桥。

一江穿城,通化通途。

早上6时30分,记者在通化大桥通车现场看到,宏伟的桥身横跨浑江两岸,傲然挺起的飞燕钢拱造型雄浑大气,仿佛张开的翅膀,迎接期待已久的人们。得知大桥建成通车,许多市民早早来到现场,与家人、朋友一起拍照留念,用期盼已久的喜悦心情和手中的镜头记录这一难忘时刻。

“从大桥拆除到建设,每天晨跑我都要过来看看。远远望见桥两头升起了喜庆的彩飘气球,就赶紧跑了过来。期待了这么久,政府真为市民创造了一座非常大气、漂亮、现代化的大桥。”市民姚建英激动地说。

在桥边人行步道上,市民孔丽杰拿出手机与母亲合影。“1985年大桥建成的时候,我们一家在这里照了一张非常珍贵的‘全家福’。今天,大桥重新建成通车,我和妈妈特地赶来,因为这座桥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看着大桥这么大气,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早上7时30分,通化大桥在山城市民的热切期待中正式通车,振翅欲飞的飞燕造型也昭示着通化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美好未来。

“桥梁的设计太大气、太漂亮了,而且宽阔了很多,变成了双向6车道,开车通过不仅行进通畅,心里也特别敞亮。相信通化会建设得越来越好,我们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驾车通过通化大桥,市民韩笑难掩心中喜悦。

用意志和信念,攻坚克难;用才学和智慧,化腐朽为神奇。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桥的建设者们付出了许多努力。自2020年5月开工以来,通化市住建局严把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进度,打造出一座功能完善、质量安全、通行顺畅、造型优美的地标性景观大桥。

“从开始施工到通车,为了弥补自然因素对工期的影响、挑战桥上架拱的工序难度,我们以3到5倍物资、人员的投入,加快施工工期,经历过数不清的不眠之夜,克服了施工中的各种困难。”亲眼见证了大桥“重生”,通化大桥项目总工程师谢金玲十分自豪。

据了解,原江北大桥是连接江东区域至江北区域的主要通道,始建于1985年。30多年来,受冻胀、雨水等自然因素影响,桥梁结构出现裂缝、露筋、钢筋锈蚀等不同程度的损坏,经桥梁检测部门评定为D级危桥,存在安全隐患,且桥梁承载能力和规模已经不适应当前交通量需求。

为了保障通行安全和交通畅通,2020年,通化市委、市政府决定拆除原桥重新建设。重建后的通化大桥采用中承式钢拱桥为桥型,设计长度317.5米,宽度32米,中央为宽21米的机动车道,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与滨江东路、滨江西路立交。新建桥梁按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总投资1.5亿元。

“历经385天的不懈奋斗,通化大桥今天正式通车。建成后将有效连接江东和江北以及高铁新城,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助力区域协调发展。”通化市住建局管廊办主任郭宝庆介绍。

(隋二龙 李铭)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