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胜村的“特色”路

今胜村位于东丰县东丰镇城区西部,距县城仅1.6公里,全村共有330户1145人,曾有贫困户17户48人,在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还有,2017年引进富硒木耳产业园项目,建设286栋采摘大棚,摆放菌棒300万棒,着力打造成年产1000万袋食用菌的现代农业园。

今胜村的“特色”路

来源:吉林日报 2021-08-06 09: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镶得花边景色殊,香风一缕绕心湖。干群合力挥春笔,描出农家好画图。”“邻里纠纷没有啥,猪拱篱笆鸡刨花。小孩偷摘青涩果,老翁误扭过界瓜。”……一进东丰县今胜村,率先跃入眼帘的便是村路两边院墙上的画作,它们诙谐而生动地记录着这个村里曾经发生的过往,一幅幅彩绘画随着道路一起蜿蜒于村中。

驻村第一书记姜海杰介绍说,为了今胜村的这条“特色”路,他没少忙活,不仅要画,还要配上打油诗,虽然创作很辛苦,但其中不少源于生活之作又让他成就感满满。

今胜村位于东丰县东丰镇城区西部,距县城仅1.6公里,全村共有330户1145人,曾有贫困户17户48人,在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玉米种植业为主。“村务公开天下行,走马来羊记分明,树下一块大黑板,写满张三李四名。”打油诗和墙上的彩绘诉说着当年村中脱贫工作的点滴。

短短几年,这里村容大变。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落各处也有花草点缀,宽敞的大瓦房,规整干净的院落,田园风光已成景致。在这喜人的变化中,一村老少更是喊着号子向着心中的“小康”目标努力着。有诗画为证:“干群合力绘新图,陈规陋习一扫除。江山万里美如画,小桥流水赛姑苏。”

“村里卫生环境变好了,村里人也变讲究了,也没人乱扔垃圾了,就连我那4岁的小孙子,都知道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现在外面来的客人,都夸咱这里风景好。”这是陈咏梅最大的感触。

陈咏梅的福上福农家乐饭庄就开在村部的对面。她告诉记者,她冬天去长春打工,夏天就在家经营饭庄,收入相当不错。“以前村里脏乱,少有人来,现在村里大变样,游人也增多了,所以饭庄的生意也兴旺了。”陈咏梅说。

要说村里进步最大的,还得说“养牛郎”韩行富。“专项扶贫政策好,黄牛满圈劲头高。勤劳巧干韩行富,致富发家牛气豪。”从曾经的贫困户,到如今的10多万家底,韩行富的事迹也成了“上墙”的典型。

韩行富家的牛圈里现有4大1小5头牛,养牛近4年,他是真正尝到了甜头。“1头大牛4万元左右,小牛犊也得1万多元,当下我又花了1.2万元,再添9只羊,这羊一年能下两窝,比养牛见效益更快些。”韩行富笑着说。

据韩行富讲,平时他还在家做豆腐卖,豆腐渣也正好可以喂牛,这样下来一年挣十来万元已不是梦。

据了解,今胜村创新开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村党支部领办模式,积极向上争取省级专项扶贫项目资金81万元,采购农用拖拉机3台、水稻收割机2台,注册成立东丰县精英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外包农机租金作为收益,累计为贫困户分红21万元,户均可分红5750元。

为了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更好地开展惠民公益事业,由市社保局和长春光大银行各出资10万元,在村部建设了22KW光伏发电村级电站,2017年并网发电,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

还有,2017年引进富硒木耳产业园项目,建设286栋采摘大棚,摆放菌棒300万棒,着力打造成年产1000万袋食用菌的现代农业园。

姜海杰表示,未来的今胜村,将依托西城区花海、水利工程景观带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发展民宿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花海观赏、水利工程景观带游览、农民画参观、食用菌采摘、农耕体验休闲等以乡村生活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一条龙”,努力打响乡村旅游品牌。

顺着今胜村的一路“风景”,一幅幅画作就如一步步夯实的脚印,记录着今胜村振兴发展的步伐。如今的今胜村,正如画中所绘:“机声漫过千条垄,合作吟成一首歌。解困扶贫彰伟力,小康路上正在奔跑前进。”

(董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