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冬奥之风 做足冰雪文章

牢牢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着力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冰雪经济发展新路,培育打造吉林振兴发展新动能,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2021年3月12日,吉林省政府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乘冬奥之风 做足冰雪文章

来源: 大吉网
2022-03-06 10: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冬日,走进长春世界雕塑园,绚丽多彩的冰雕、五光十色的彩灯,仿佛进入美轮美奂的光影世界。 隗公海 摄

编者按:

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冰雪热潮”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会带动中国冰雪运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吉林和新疆,地处祖国一东一西,因冰雪资源“结缘”。两省区人民政府于2021年3月12日签署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吉林日报联合新疆日报共同策划推出“长白山阿尔泰山携手,共同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报道,通过采访两省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就两地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双方如何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良策、谋发展。

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吸引了世界目光,也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如何进一步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扎实做好后冬奥时代“冰雪+”文章,我省代表委员展开热烈讨论。

牢牢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着力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冰雪经济发展新路,培育打造吉林振兴发展新动能,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白山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冰雪产业潜力巨大。”全国人大代表谢忠岩介绍说,白山市地处北纬41度冰雪黄金纬度带,长达6个月的雪期、平均1米以上的积雪,造就了亚洲品质最好的粉雪资源。

“如今,雪沃风寒、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蜕变成了摩肩接踵、人潮攒动的‘黄金’时段,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新年开板游客激增,当日涌入1.5万名游客,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场景。”谢忠岩兴奋地说。

谢忠岩告诉记者,白山市认真落实共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战略要求,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发挥雪的优势,做足冰的文章,兑现冰天雪地的经济价值,实现“白山白雪换白银”。下一步,要着力打造以长白山为品牌的冰雪旅游新格局,深挖资源优势潜力,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发展冰雪竞技运动,培育体育旅游新热点,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2021年3月12日,吉林省政府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谈及吉林、新疆如何进一步携手推动两省区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谢忠岩表示,要充分借助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地区同处世界黄金粉雪带资源优势,不断凝聚共识,深化交流合作,在顶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两地冰雪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从白山松水到金山脚下,从松花江畔到额尔齐斯河边,援疆和圆梦,把相隔几千里的吉林省与新疆阿勒泰地区紧紧连在一起。据悉,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阿勒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全方位援疆,为阿勒泰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

会场外,我省援疆干部、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副局长姚涛,也一直关注着冰雪产业的发展。他表示,拥有高品质的冰雪资源,是吉林与阿勒泰的共同点。近年来,双方充分利用冰雪资源独特优势,通过开展冰雪运动和旅游,点冰成玉、化雪成金,让冰雪产业成为吉林援疆新的突破口。

由吉林、新疆两省区共同创办的第一届“吉林—新疆”冰雪运动青少年友谊赛已成功举办;冰雪丝路论坛、“长白山—阿尔泰山”两山对话等高水平大会举办,就冰雪产业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姚涛告诉记者,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不断加强两地冰雪产业合作,组织知名专家团队编制《阿勒泰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阿尔泰山冰雪旅游大区规划》,大力推动阿勒泰地区冰雪产业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新疆阿勒泰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

在姚涛看来,冬奥会带来了吉林冰雪旅游投资的热潮,带动了吉林冰雪场馆设施的完善,带火了吉林冰雪旅游市场。要紧紧抓住冬奥会重大契机,推动吉林、新疆两地冰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样化冰雪产业发展联动,在产业转型、对外开放、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科技研发协作、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

“我相信在吉林、新疆两地携手努力下,将开启冰雪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共享冰雪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姚涛信心满满地说。

(李抑嫱 祖维晨)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