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继续推进实施“敲门”和“清仓”两大行动, 力争以最快速度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吉林省继续推进实施“敲门”和“清仓”两大行动, 力争以最快速度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22 15: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天上午,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继续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力通报相关情况。

3月21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02例(轻型1891例,普通型10例,重型1例),其中吉林市438例、长春市1437例、延边州4例、四平市23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3例,其中吉林市558例、延边州3例、四平市1例、辽源市1例。

新增出院确诊病例和解除无症状感染者186例,其中吉林市88例、长春市98例。

截至3月21日24时,全省本次疫情累计密切接触者83790人,解除隔离20762人;次密切接触者97043人,解除隔离42156人。

张力表示,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持续做好全员核酸和抗原筛查,坚决执行“清仓”行动方案,对阳性感染者和密接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隔尽隔”,这仍是当前坚持的首要任务。

截至3月21日24时,全省设立封控区3213个,封控人数383425人;设立管控区594个,管控人数418805人。

截至3月21日17时,全省新增可利用隔离房间5159间,其中,吉林市1617间,延边州1447间,白山市583间;保障房1512间。新增方舱医院床位1700张,做到了“房等人”“床等人”。

3月20日7时至21日7时,全省跨地区共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5批460人,长春市内转运10批次936人,吉林地区内转运1批次194人。交通运输部门调派客运车辆345辆次,累计3629辆次;调派货运车辆147辆次,运送物资1943.5吨。

3月21日,全省医废处置能力达到717吨/日,实际处置涉疫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514.2吨。

张力介绍,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调度全省种子等农资供需,调剂紧缺品种,确保春耕有种可用。截至3月21日,种子化肥农药等到户到位率与近三年同期平均数据相比略快。

关于物资保障,截至3月21日19时,全省订购的抗原检测试剂已累计到货4806.4万人份,全省核酸提取试剂库存629.8万人份,较前日减少18.6万人份;10混和20混采样管库存628.7万支,较前日增加80.9万支。生活用品中,米面粮油等与前日持平,肉蛋禽鱼除鸡蛋涨幅达29.02%外,其余品种波动幅度在5%以内,蔬菜12个品种均价比前日微降,但与疫情前比,均价上涨15.91%。

关于下步工作按排,张力强调,将继续围绕四个方面集中展开。

一是紧盯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严格精准做好社区管控,精准落实好分区分级管控措施,扎紧织密社区防控防线。进一步发挥机关干部、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作用,深入细致抓好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按照规范扎实做好解除隔离和患者出院工作,确保点对点与社区、学校、企业对接好。

二是提高核酸采样效率,减少群众等候时间,防止人员扎堆聚集。加密核酸检测样本送检批次、频次,最大限度挖掘核酸检测机构潜力。加大“追阳”投入力度,用好抗原检测方式,提升“追阳”速度。全链条推进信息直报、流调溯源、隔离转运、环境消杀等环节紧密衔接、有效运转。

三是坚决执行“清仓”行动方案,持续扩充隔离房源和隔离点数量,提高房间周转效率,备足集中隔离点和足够床位。优化转运流程,确保各环节衔接有序、转运过程绝对安全,及时精准把风险人员分类转运到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做到即查即转、应隔尽隔、日清日结。

四是关心关爱一线抗疫人员,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统筹好交通、餐饮、防疫物资等保障工作,帮助解除后顾之忧,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切实保护好每一位一线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张力表示,我国的抗疫实践表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坚持“动态清零”是当前务必守住的疫情防线,争分夺秒推进社会面清零是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的不二选择。他呼吁大家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响应政府号召,服从防疫指挥,配合好社区统一安排,坚持居家不流动,做好居家防控,为尽快实现“动态清零”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