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杨大勇代表:建立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两会声音|杨大勇代表:建立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来源: 吉林日报
2024-03-09 09: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基层实践看,现有农业配套政策体系难以完全支撑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地方抓粮面临粮食生产收益偏低、涉粮转移支付较少、产粮大县激励不足等难题。”今年两会,杨大勇代表建议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和提升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

“加快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和有重点的重农抓粮补贴机制,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以产粮大省、大市、大县为试点,落地实施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助推区域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的同时,确保粮食主产区实现‘三个不吃亏’。”

杨大勇建议,加快设立粮食调入和调出补偿金。建议强化中央财政统筹,建立粮食生产奖惩机制,每年根据各地区粮食调入量和调出量,由粮食净调入地区,提交一定量的财政资金作为补偿金,向粮食净调出地区按照比例进行补偿,以此提高粮食主产区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加快设立耕地保护补偿金。建议从耕地大量减少的地区收取一定资金,作为耕地保护补偿金,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向承担大量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进行奖补。

加快完善对主产区长久补偿机制。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增加对涉粮转移支付资金额度,特别是完善对产粮大县的补贴奖励制度,细化分级奖励标准,根据各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奖励资金数额和粮食产量、增量、耕地保有量直接挂钩,让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更有“动力”。

此外,杨大勇表示,要强化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产业联结。“转变过去粮食主产区卖原粮、初级农产品,粮食主销区通过精深加工赚取利润的两极分化的供销模式,引导主销区企业通过开设分厂、生产转移等方式,向产业合作转型,探索产值、税收分成共享模式。”

【责任编辑:韩鹤】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