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政改革新作为绘就新画卷

吉林省民政改革新作为绘就新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09 16: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社长春12月9日讯(记者 刘明太)吉林省今天举行了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吉林省民政厅厅长肖模文在发布会上为大家介绍了民政系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相关举措,力求用民政改革新作为绘就吉林人民幸福安康新画卷。

据肖模文介绍,民政系统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安排,用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一是聚焦“弱有所扶”,努力让困难群众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聚焦“老有所养”,努力让老年人都能够幸福安康颐养天年;三是聚焦“幼有所爱”,努力让困境儿童都能够得到温暖的关爱;四是聚焦“善有所行”,让吉林大地处处充满慈心大爱;五是聚焦“治有所为”,让民政领域社会治理工作更具效能;六是聚焦“婚有和谐”,让婚姻真正成为幸福港湾;七是聚焦“逝有所安”,让殡葬服务切实回归公益属性。

肖模文还在会上重点介绍了社区老年工作的建设。吉林省连续两年纳入民生实事推进,累计建成社区老年食堂1757个,有效解决了居家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下一步,还要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在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切实用好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助餐点和服务品牌,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助餐机构,创造更多可感可及可持续的助餐模式。

吉林省民政厅的相关负责人也在发布会上就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就中国日报记者提出的吉林关于“精康融合行动”中的具体举措的问题,吉林省民政厅副厅长杜文革表示,目前,民政部门保障的服务对象中,精神、智力残疾1-4级有11.24万人,另外还有大量的非民政保障精神障碍患者。为此,民政厅自2023年开始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精康融合行动”,为精神障碍患者在家门口提供社区康复服务,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