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创新打造 "三位一体" 护边模式,为全长 9333 公里的 "中国北境公路之王"G331 国道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作为横跨六省区的重要边境公路,该支队通过智慧警务、立体防控、精准服务三大举措,构建起具有吉林特色的边境治理体系。
在便民服务方面,支队推出 "三色" 管理机制:红色预警强化边境管控,绿色通道保障游客通行,白名单制度优化服务效率。研发 "来集游客便民卡",集成边境法规、旅游指南等实用信息,累计发放 3 万余份。设立 13 个 G331 警务服务驿站,培养民警担任文旅推荐官,线上线下联动宣传边境风情,游客咨询解答率达 98%。
立体防控体系实现全域覆盖。构建 "七巡联控" 机制,融合步巡、骑巡、无人机巡等 7 种巡逻方式,重点路段视频监控覆盖率达 100%。创新 "陆水空" 情指行一体化系统,接入 5G-A 通感设备,实现边境动态实时监测。2024 年累计查处违规越界事件同比下降 67%,应急救援响应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内。
旅游警务深度融合发展。在高句丽景区等重点区域推行 "旅游 110" 机制,组建治安联防小组,警情处置效率提升 40%。2025 年第一季度帮助游客找回失物 89 件,化解纠纷 32 起,救助遇险人员 17 人次。建立企业服务专班,每周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排查整改隐患 216 处,协助解决劳务纠纷 14 起。
支队还创新群防群治模式,推广 "道德银行"" 麻线帮帮团 "等经验,发动边民参与边境治理。通过" 政策宣传点 + 旅游打卡地 + 休闲服务站 "三位一体建设,将警务工作融入旅游生态。2024 年游客满意度达 99.2%,涉旅案件同比下降 52%,真正实现" 景中有警、路畅民安 "。
随着 "5G-A" 安防项目全面落地,通化边境管理支队正加速实现从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型升级,为 G331 国道沿线经济发展和游客安全保驾护航,全力打造新时代平安边境建设的吉林样板。
(王一明、赵昱博、张高丞|编辑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刘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