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2 日,第 22 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启幕之际,来自 16 个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的 60 多位商协会代表,在参加 “一带一路” 国家商协会长春商洽路演后,开启城市探访之旅,展开跨越国界的 “双向了解”。
12 日下午,代表团首站走进长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参观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区、技术交易区等多个功能区。工作人员详解各区域运营、服务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化、汽车新能源与自动驾驶、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原理、潜力与应用前景。科创服务区内,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复兴号高速列车” 等实物展品让科技成果可触可感,南非代表对长白山人参保健及道地药材提取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合作种子悄然萌芽。
当日 17 时,代表们漫步吉林省首条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新民大街。在傍晚阳光映照的历史建筑间,讲解员讲述街道及建筑背后的故事,展现长春 “前世今生”。
7 月 13 日上午,代表团探访一汽红旗文化展馆。馆内不同年代的红旗汽车如 “时光长河”,从新中国第一辆国产 “东风” 轿车到如今的新能源车型,承载着长春汽车产业发展记忆。津巴布韦代表凯瑟琳・哈马米提感叹长春景观美、市民热情,赞其汽车产业先进,期待加强汽车领域合作助力本国行业发展。
此次探访,让 “一带一路” 国家商协会代表既见识了长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硬实力,也感受了历史文化传承的软实力。
(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刘明太 韩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