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在洮南顺利产出

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在洮南顺利产出

来源: 彩练新闻 2025-07-15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5日,由上海电气投资建设的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西部(洮南)绿色能源化工产业园区投产,首期示范项目可年产绿色甲醇5万吨。此次产出的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将通过“洮南生产—陆海联运—上海加注”的模式,登上法国达飞集装箱班轮,作为船用燃料走向国际市场。

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作为吉林省百亿级重点工程之一,是全国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首个通过欧盟ISCC全流程认证的绿色甲醇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24亿元,分三期实施,全部投产后可年产百万吨绿色甲醇。

当前,国际海运市场对绿色燃料需求增加,以绿色甲醇等为代表的绿色燃料发展势头强劲。但现有的绿色甲醇生产技术路线无法大规模连续稳定生产,成为产业的痛点之一,需要新的示范项目先行先试。

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的投产,是行业内首次实现风电制氢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大规模生产绿色甲醇的具体实践,标志着我国在绿色氢基燃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还首次实现了绿色燃料从内陆生产基地,到国际港口的中长期及规模化的商业闭环,为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该项目也为航运业脱碳,提供了兼具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中国方案”。

“全程零化石能源参与,还能促进绿电就地消纳,这一模式可将每吨甲醇的碳排放降低65%,产品将作为船用燃料销往国际市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上海电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该项目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均由上海电气自研自产,创新构建起“绿电—绿氢—绿醇”全流程一体化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洮南市地处吉林西部松嫩平原与科尔沁草原过渡带,地形平坦开阔,在我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松辽清洁能源基地范围内。年可有效风力发电4000小时左右、光伏发电1800小时左右。同时,洮南位列吉林省产粮大县前10名,玉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资源丰富,具备生物质能开发潜力。区域土地资源充裕,环境容量大,可承载大规模绿色甲醇项目及其配套新能源设施的集中布局,具备形成“绿电—绿氢—绿色燃料”零碳循环体系的条件。

近年来,洮南市深度融入“氢动吉林”“吉氢入海”战略布局,探索实施“以新能源开发带动装备制造、促进绿氢化工”的发展模式,以“三年工程一年完成”的洮南速度,全力推动化工园区通过省级创建考核认定和等级评定,并获评安全风险D级认定,为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落地投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通过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层层赋能和精准推动,围绕要素保障、政策扶持、行政审批、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服务,在80天内签约落地。上海电气项目团队重点攻克技术、环境等多重难题,高效组织建设,仅用16个月即实现高效建成投产。这一项目的落成,既是政企双向奔赴、双方共赢的标杆典范,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也必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注脚。

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介绍,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是上海电气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上海电气将以该项目为支点,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燃料全产业链平台,加速构建“绿电—绿氢—绿醇—绿色应用”一体化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从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生物质气化、碳捕集,到绿醇、绿氨、绿色航油的完整技术矩阵,推动绿色燃料在航运、航空、化工等领域规模化应用,为全球工业脱碳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